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惊诧于大学新生放弃学业

(2007-09-14 11:39:41)
标签:

教育杂谈

大学新生

 

                   不必惊诧于大学新生放弃学业

                                                                张恒亮

    近年来,考上大学而放弃报到的新闻时有发生。日前,四川某媒体的记者专门针对此类现象进行了深入地采访报道,从中发现,这些大学新生放弃大学学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现在上大学投入不菲,毕业后就业又如此困难,那么投入什么时候能收回来尚未可知,在这种情况下,暂时放弃投入则成了生存压力下的明智之举。

    然而,对此社会主流观念多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其理由就在于读书不能太功利,学到了知识最终是能促进个人发展的。比如报道中援引四川省慈善总会的某位人士的话说:“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告诉他读书的确是需要花钱的。人要有骨气,但也要能面对现实。其实接受政府、社会的资助完全没必要背思想包袱,因为学子们在完成学业后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另有教育界人士指出要像学者易中天那样对待知识:无用即大用。如此这般,无非是让学生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只要被录取了,就尽可能地去读。笔者理解相关人士的良苦用心,但对其观点却不苟同。因为读书有用也罢,知识改变命运也罢,这些空洞的说教丝毫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而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离弃大学。要改变此现象,除非让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其实,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有的学生虽然放弃了大学学业,但却加入到技校或其他培训学校的学习,毕业后顺利地找到工作;有的则先打工,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再去上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读交替;还有的学生半工半读,这样既维持了个人的生存,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当人们还在担心学生放弃上大学后将会落后甚至被社会淘汰时,殊不知,现实中许多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获得了个人的发展,而且比原来更好,超过了当年上大学的同学。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就刊载了山东省同一初中毕业的学生展现出的不同人生际遇,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求学道路,有人成为白领,有人成为蓝领。而上大学成为白领的生存状态并不比上技校的蓝领好。

     面对这样的现实,谁还能说放弃大学学业的学生一定会落后呢?今天的放弃其实是为了明天的进取,也许他自身并不适合于上大学成为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也许他只是暂时地放弃,等工作有了积累后还会走进大学校园,也许……。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空前的自由,而这些学生就是新时期的弄潮儿!他们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自主地、灵活机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业生涯,进而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经验提醒人们,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习与工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终身学习日益成为人们的生存法则。并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么,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益和个人发展的效率将成为现代人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我们再也不能笼统地、抽象地说什么读书有没有用,进而要求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升学就业。而应该更进一步,具体地分析:某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条件下读什么样的书有没有用。进而指导他们科学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业,提高个人发展效率,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我们不仅不会惊诧现在的大学新生暂弃学业,而且会对他们的理性行为发出由衷的赞尚和欣慰。

 

                                       作者系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研究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