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砸锅卖铁地上大学吗?
张恒亮
高考已经结束,录取工作即将展开。可以预料的是,许多相似的悲喜剧又将在一些家庭中上演:考上大学却又无钱读书。虽然国家有那么多的资助政策,虽然社会上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募捐活动。说到动情处,许多人都会慷慨激昂地誓言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完成学业。其间饱含着多少的悲壮和决绝。
虽然赞赏其精神,但笔者并不同意此类做法。因为在现实情况下,我们还有更为明智的选择。1998年以后,我国的升学就业体制从过去的“两包”(包学费、包分配)总体变革到现在的“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上大学不再直接带来现成的个人利益(稳定的职业、丰厚的薪水、较高的社会地位),仅仅是通过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提高了求学者的职业竞争能力而已。这一转变用俗话说,就是从过去的“授人以鱼”到现在的“售人以渔”。2001年以后,国家对参加高考者不再限制年龄。现实的变革让学生获得了空前的权利和自由,它意味着求学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人才市场形势及自身的经济条件等各种发展要素,在一定的条件(高考成绩上线)下,自主地选择学校和专业,灵活机动地安排大学学业。于是,如果考上大学的当年,求学者的经济条件不具备,那么他完全可以离校不辍学,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参加自考、网络大学等多种方式,确保自己既能在有经济保障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学业,又能在毕业后顺利就业,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进而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改变贫穷大学生个人困境的根本途径,即通过科学的学业规划,根据自身的各种发展要素及外在环境,灵活机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等个人发展因素,从而为自身的持久地可持续发展创造出不竭地动力!
然而由于陈腐观念的束缚,许多学生和家长还在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考高中、上大学,以为必须在18岁的时候进入大学学习,否则人生之路就再无法继续。这实在是一念之差而致杀身之祸!我们不愿再看到一些令人痛惜地悲剧场面,即因为考上大学却无钱读书而走上绝路!在此,笔者强烈呼吁:尽快抛弃那种落后的观念,要以我为主,因材、因时、因地、因条件的求学,通过科学地学业规划,艰苦勤奋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达到职业理想,实现最大的个人价值!
来源:中国学业规划网(www.xueyeg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