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小学学制应大幅缩短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中小学学制应大幅缩短作者:
最近看到一个消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在今年两会上提案,建议将中小学学制从现在的12年缩短至10年,“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需要
25年, 基础教育占比太大。建议将中小学从 12年改成 10年, 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莫言在会上发言说, 学生培养年限长,
影响其成才及生活幸福指数。而小升初和中考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所耗费的精力。
对这一建议我是赞成的,不仅如此,我以为10年还太长,还可以进一步缩短,比如8年,我甚至想过未来可以缩短到6年,由K12改为K6就可以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网络时代学习的途径大大增多,学习的内容极大地丰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较之以前已经大幅下降,学校和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网络成为更重要的来源。学校只需要教会孩子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孩子通过网络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建构更适合创新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就可以了。
现在的中小学学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最近有一本书《为未知而教》,里面列举了很多不具生活价值的知识,比如二次方程之类,大部分孩子一辈子都用不上。还有很多记忆类的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这些知识只需几秒钟就可以从网上查到,根本不需要事前记忆,也根本记不过来。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知识虽然以后可能用不着,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用,我们可以反过来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能通过教这些与生活关系不大的知识才行吗?如果我们通过教学生掌握一些更具生活价值的知识是否也能做到?
当然,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简单地缩短中小学学制,而是改革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网络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给孩子更多地自由学习与创造的空间。
最近去深圳某重点初中跟校长和老师们座谈,我原来以为中小学已被应试教育压得没有实施教改的空间,没想到校长告诉我,其实除了几门主科之外,其他科目应试教育的压力不大,可以进行大胆的改革。这使我看到了希望。我们商定可以先在信息技术这类综合性课程中,根据新建构主义的思想指导,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开设一门类似于我们在大学开设的《现代学习技术》这样的课程,这也许是新建构主义理念在中小学中的又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