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长篇小说连载--《我的北方》54

(2010-03-03 12:06:02)
标签:

70年代

北方

东北

黑龙江

农场

生活

文化

分类: 我的北方

喜爱这部小说的朋友,欢迎在线阅读连载我的北方

中卷--少年北方

25. 不告而别

临近初三的课业,越发的繁重。

母亲开始正式担任我的英语老师。在她的课上,反而更加中规中矩地“变乖”。不敢有任何偷懒或小动作。母亲生怕有人嫌忌认为给我开小灶,课堂上干脆忽略我。成绩第一时,也故意不念我的名字,成绩比较好的是某某同学,而我知道这位某某同学成绩还差我好大一截。母亲课堂上的神采飞扬、语气庄重,与我朝夕相伴的亲人,化身为另一个身份,这种差异的新鲜感,过了许久仍很难适应。,看的出,母亲是开怀舒心的。这种回归,对母亲而言,意义不仅仅是社会地位的再次被认同。更是她自我身处状态的重大改变。母亲似乎也在适应对我的角色转变。偶尔要点名,念及我名字时,堂下一片哂笑。后来为了回避这种尴尬,我在课堂上逐渐成为了影子。我十分理解母亲的小心。不会在意。

 

反而是母亲的课上,和同桌的姜涛,自是不敢有任何交头接耳的小动作。动作拘谨如泥塑状。着实别扭之极。久之便开始怕上她的课起来。

 

那段时间,总是家事变化得多。假期也总是四处走动,和姜涛渐渐略有疏远。时常不知对谈该交流什么。姜涛的眼神,似乎也总是飘忽不定。临近毕业在即,大家的似乎都开始卯足了劲自发用功起来。课堂空气也越发的沉闷安静。很多同学是初中毕业不打算继续升读本校高中的,很多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和安排,升技校,考外地名校,随父母外迁。各怀心事,彼此交流是都开始遮遮掩掩了。

春平打算留在本校,将来,我们俩要继续苦守这片巴掌大的天地罢。很多课外活动,美术写生活动自然是取消。简单的生活开始因为各自生活中出现的重心变得复杂起来。有些怀念,刚回来那年和春平、姜涛在我家院子内夜夜读闲书,背英文,嬉笑逗乐的轻松时光了。

体育课成为繁重课业里难得的放松时辰。老师也总是很贴心地让我们四下自由活动,把正式训练压缩在课前10分钟了事。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攒成团,小团体地聚集着。有时我和姜涛、春平在操场角落里荡秋千。总有些言语未尽却无法说透之意。越发不敢看他的眼神。那个春日里,操场上的草丛生长的极密。场外白杨林子的哗哗声,合着道路上呼啸而过的卡车,远处同学们的嬉闹声,秋千摆荡的嘎吱声音。更显得气氛的凝重和静。有时低视自己的鞋子,踹脚下的沙。春平在秋千上任姜涛大力摆荡着,笑声听起来略有些刺耳。心知即将别离了。那本他送给我的笔记本,也应该落下最后一页的尾声了罢。

 

照毕业合影,是那个学期最为隆重的一件大事。很早便和母亲商议,精心给我定制了一套米色的套裙。齐耳短发烫成微向内卷曲的发式,买了副纯白色发箍。为了这幅装扮,母亲照着大众电影上山口百惠的衣装,设计了许久。

那日操场外阳光正艳。老师们临时通知我们全部回家换装,照相老师提前来了。欣然且慌乱地在屋子里筹备着。对镜梳妆,心底里略有些酸楚。心知,这将是我和许多同学的告别照,也是唯一的合影啦。格外仔细的擦拭,还特地抹上了母亲的百雀羚,表姐给我的淡色口红。回到操场上同学们早已聚集攒动。气氛别样欣喜和凝重。彼此端祥各自焕然一新的模样,也暗自里相互较着劲。选择站位也是很小心的。高个同学站于后排,我的位置不算最高,在倒数最后两排安置。春平的站位离我很远,在前排。我眼神示意她过来,她却轻摇手示意,还努着嘴让我挪到离姜涛近的位置。哎,这个妮子,总是这么贴心,心中一暖。回眼看着姜涛,他眼神也在四下悄悄寻摸着我的位置,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挪来挪去和同学推搡着。老师们最后一个指挥。呵,竟然真将我和姜涛的站位安置在了一起,最后两排中间位置,姜涛在我身后。同学们笑嘻嘻的小声说笑着,这下你们可乐了罢。我心情大好,也不在意他们随便说啦。

 

咔嚓。定格。

时光存留。

我们的三年纪念。凝住在画面里。

嘴角轻扬,心事一如那日的朝阳。和场上的绿草青青。

 

姜涛有几日不曾出现在课堂上了。

临近大考的体育课。

操场外忽然人群攒动,一个小车在校外门口停住,姜涛提负者大大的行囊。竟准备离去了。熟络的同学纷纷聚集在车子周围,依依惜别着。有很多要好的同学眼睛通红拉着手絮念着一定要写信之类的话。我不肯上前。那远处熙攘的画面,似乎与我无关了。春平也如若无人地在玻璃前擦拭窗子,也暗自伤心着罢。

姜涛四处张望着挥手,向远处的我示意。就这样的告别了吗。

 

心中莫的一空。千不料,万未想,是如此的结束。如此地仓促潦草。如一个一流剑客,凌空漂亮的姿势滑向空中,却无法收起剑势,飞舞一半便因外力垂直落地。

我的泪,终于流了出来。不甘,不忍,不愿。

知道他要离开。赶赴省城和父母聚首,“赶考”艺校。也不用这么急罢。

 

在空落落地教室内端坐良久。翻看课桌准备拿书包回家。

里面安放着书笔工整的一封信。

“请原谅我的不告而别。

我父母其实早在去年便催促我转学到省城就读了,方便报考美院,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着。

这次是最后一次笔考,再不赶上,我只能放弃了。

一直向对你说点什么,可总不知如何开口。

你和春平,是我最好的朋友。希望你们一切都好,心想事成。

凌子,你的故事,你的身世,是我一直关注的。总觉得无法真正走进你。我喜欢你特立独行的性格,也欣赏你坚强倔强的性情。

我曾说过的话,当时是真的,以后也不会变。

我是不得不离开的。

未来的事情,我们谁也无法预料。

祝福你。也祝福我吧。

 

又及:我也不愿因我的存在,破坏你和春平最纯粹的友谊。我想,我还是应该离开。

再次祝福你有好的前程。并祝你和你弟弟终得聚首。”

 

怔怔端坐。大脑空空。

隔了半时,春平走进教室,手里也有一张薄薄的信。我们终于抱头,痛哭了起来。相视一笑,纠结心底几年的心结,也许可以打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