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长篇小说连载--《我的北方》12

(2010-01-18 14:07:26)
标签:

东北

黑龙江

黑土地

农场生活

知青生活

初恋

文化

分类: 我的北方

喜爱这部小说的朋友,欢迎在线阅读连载我的北方

上卷童年北方

11.初遇

母亲和父亲真的如所有爱情小说中最完美中章节里描述般的,是一见钟情吗?多年以后,我反复问母亲这个问题。母亲总是恍惚不确定地不予我答复。说,凌子,你不懂的。

 

母亲的相貌,说起来其实不算漂亮。个头也不高,只有一米五八,这个在北方人中算是比较少有了,因幼年时正值饥荒年月,母亲其实只吃了不到一个月的奶水。之后都是颗粒见数的稀饭度日。钙也少,幼时几乎没接触什么营养品。加上母亲少女时代的重体力劳作,积成关节炎的隐疾。母亲体态,继承了姥姥的鄂伦春人壮实的体型,略还有些丰腴。五官轮廓立体,眼睛大而明亮。发色乌黑,两只齐刷刷的粗壮辫子搭在肩上,也是当时知青的典型装束。气质与后来李谷一刚发行《乡恋》中的娟秀模样颇有些相似。父亲后来说,当时就是被母亲的眼神所吸引住了。

 

而父亲是南方人,正好相反,他的哥哥早前抗美援朝之后留在了北方,父亲自幼丧父丧母,长兄为父,便很早把父亲接到了北方共同生活。北方的水土是很滋养个头的,父亲的体型足有一米八五,生的挺拔修长,浓眉大眼,乍眼看应是青年才俊类型。

母亲便这样,遇见了刚调到场部做机械手的父亲。远远望去,一个高挑的身影走过来,迎着日光,看的有些晃眼。走进了,还很大方地自我介绍。说是初来,不熟络,请母亲代为介绍场部情况,多认识几个朋友。

向来大方的母亲,却有些慌乱。

随后的一来二往,两个几乎“南辕北辙”的人,开始交往了起来。

 

那时,大舅也生活在附近的八五一零农场。随后把姥姥姥爷接过来安置在一起,多年努力组建了个大家庭。舅舅已在场部表现得力,成为场部的骨干。舅舅调动了所有的精力和人脉,终于把母亲调回到八五一零,希望全家能聚在一起。却不知母亲这边厢已经掀开了生命中最精彩最重要的一幕,刚开始体会到了爱情,那么多年动荡辛苦的生活终于见到明媚的阳光,母亲怎舍得放弃。

 

仔细思量母亲对父亲的感情,是很微妙但也水到渠成的。那是,母亲正是对一切充满幻想憧憬的年纪。经历过鼓噪烦乱的青春时期,内心的苦寂与外部世界的渴望,迫切需要被填满。父亲的出现,踏着春天朗朗的生气,迎面走入她所有的梦境,印证了她内心所有的呼唤。那时一切的因素都不重要,素养,家世,性格,品行。只要有他,幸而有他,只因是他。她生活世界的版图,自此扩充打开,在母亲对爱情的期冀中得到了圆满。而父亲呢,自幼失去家庭,多年动荡漂移,在长兄家里寄人篱下成长,也是渴望有一个家庭。

 

也应了那句话,人生无巧不成书,恰好父亲的哥哥也和大舅在同一个场部。两家人动用了所有的人际交情,几番周折后,终于把母亲和父亲同调动到一个场区工作。

没有时间给他们相处,磨合。事情在所有因素激发下被催化培养地加速到日程上来。

水到渠成的,自然只有一个结果。结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