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篇小说连载--《我的北方》10
(2010-01-16 00:21:52)
标签:
东北黑龙江农场生活东北菜拔丝苹果粘豆包油豆角小鸡炖蘑菇文化 |
分类: 我的北方 |
喜爱这部小说的朋友,欢迎在线阅读连载《我的北方》
上卷童年北方
9.食物3
节庆大餐的小鸡炖蘑菇,却没有什么特别深的印象。也许是现在荤食太容易获得。
只是想念,在烹煮期间,整个屋子香气四溢的气息。充满了等待。刺激所有味觉的过程。
我怀念的只是北方最常见最寻常的食物。比如粘豆包。
冬日家里必备的主食之一。有些鲜族风味。糯米碾碎,和面,大碾盘使劲儿地夯上半天。包上红豆馅儿或芸豆馅儿。也是放在屋外的箱子自然冷藏。
蒸出来热气,香气,食入口中带着糯,粘,香甜气,满足感。也可油炸,不过我不爱吃。
油炸虾片。确是我不太爱吃的春节必备的一道菜。孩子喜欢把玩捏碎着扔来扔去。
最爱的一种佐菜小吃,也是鲜族风味的,蒜茄子。茄子蒸熟,剖开放入蒜姜红绿辣椒末等各种调料,用盐醋腌制若干时辰。调侃下王维老兄, “东北蒜茄子,秋来腌几只。愿君多尝些,此物最好吃。”定居南方后,试着做了几次,放入冰箱冷藏。还是不够味儿。
天气,时辰。气候,盛放器具,都没法契合。食物是要有气场的。时候不对,心情不对。那么就永远不会对了。我自是明白这个道理。
挂丝苹果。记得是舅妈的一道招牌菜。也是我的最最爱。外酥焦黄香脆甜美,内瓤仍保留苹果的清香,经过热炸有些回软微酸。咬入口中内粘着金灿灿地丝儿,黏黏的,常挂在衣服上一绺一绺的,也顾不得脏,捻起来吃。这道菜用的糖浆可不是一般的白糖或蜂蜜,而用的是北方的甜菜熬制的糖浆。浇汁儿,翻炒,果断地断火,那可是功夫。舅妈表演这道菜是最风光最麻利的时候。全家人都热情期盼的围在炉火旁观望着。尤其是起锅盛入盘中时手须举得极高,不然糖丝很易粘在灶台上。一个弯起弧线的姿势,煞是漂亮。
冻豆腐。
寻常的卤水豆腐。也是地窖冷藏。隔上一两星期,取出食用,用来炖肉,煮酸菜汤,奇香,裹着肉味汤汁。是最化朴素为神奇的食材。是姥姥的最爱。
地窖探险。
北方农场大多人家都在院子里有个地下的窖。盛放冬日储备的食物。常用的无非是老三样:土豆、白菜、萝卜。几大框盛放并排挨着。旁边是酸菜缸,夏日晾晒的菜干筐、其他家常不用物品也在旁堆放着。冬天的晚上,天黑的很早。有时候妈妈在厨房里火急火燎地忙络着,指派我和弟弟去地窖取菜。是很痛苦的经历。一是黑,地窖往往很暗,也没有布线,只能用手电筒照。二是菜的冰,尤其是取酸菜,为了防止菜污染变味儿,只能洗干净了手,光着伸进去捞。酸菜只能捞中间的最好吃。从缸里出来手往往是冻的紫红,几乎无知觉。回屋半天手只能冷水洗净擦干,用干毛巾包着,绝不能用热水浸泡,不然火烧火燎一晚上甭想睡了。取土豆全靠用脚来踢,土豆都冻成硬坨子,用手套取,拿起来几个挨着,敲起来哐哐的掷地有声。地窖里一般还放着用来腌制酸菜的大石头,由于年年压酸菜变的光滑无比,只有留个念想了。经常不小心要伴着脚摔个底朝天。每次下地窖都要弟弟陪我去给我照亮。弟弟胆小,最爱装鬼吓唬他。回来后脸上挂着鼻涕泪花的,到屋里也冻成一半冰碴子啦。
关于菜干。
也因季节气候关系,小时北方的菜式太有限。于是发明了将夏秋收获的蔬菜晾晒成菜干,冬日食用。比如豆角干,茄子干。说起豆角,北方的豆角跟南方的四季豆种类不同。我们叫油豆角,可能因北方黑土的土质气候原因,油豆角口感香甜醇厚,非常有肉质感。烧起来糯而香,略出油,夏季食用常用来烧土豆,秋天来烧排骨,加入北方的大酱,风味绝非想象可比。小火炖着煨着,上面屉锅蒸上馒头。起锅时馒头带着豆角和肉的香气。一顿饭一锅工序足矣。冬天的菜干,口感略有不同。风干过的甘香,日头的味道,全在里面。
怀念这些寻常的,朴实食物。离不开,忘不了,如今也寻不着。只能在梦里。那些在冬日慢慢长夜中伴着热气香蕴的,暖着胃也暖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