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我们参加了西安西线一日游,首先参观的是乾陵博物馆的陪葬墓。
乾陵的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2座,王墓3座,公主墓4座,太臣墓8座。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五座陪葬墓,出士文物4300件,其中100多幅墓室壁画堪称中国瑰丽的古代艺术画廊。


我们安排参观的是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也是盛唐时墓主有悲惨故亊的两个墓葬。永泰公主和懿德太子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和长孙、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李仙蕙和长子李重润。
永泰公主活着的时候己是永泰郡主,十五岁时嫁给了20岁的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凭此关係,郡主的长兄李重润和武延基的关係甚好。当时,张易之,张昌宗受宠于武则天,把持朝改,胡作非为,把李、武两家不放在眼里,肆意凌辱。李重润、武延基对二张嚣张气焰十分不满,常有忿忿不平的言语抨击二张。二张获知后报到了武则天处,武则天疼爱二张,赐死自已的親长孙、孙女和孙女婿。历史上,三人之死有三种版本流传;1,武则天召三人入宫,毙于杖下;2,武则天逼其子唐中宗李显处置,李显迫于淫威,为保李氏家族,而不得以勒死了三人;3,李重润、武延基被处死后,李仙蕙第二天死于难产。永泰公主墓发掘后,墓志铭有“珠胎毁月”字样,因此第三种说法最靠谱。但丈夫不冤死,何来难产?!宫廷争斗,何其残酷,为二面首,武则天竞残酷杀害自己的亲长孙、孙女及同是武氏家族的孙女婿!
唐中宗复位后,为弥补未能保护亲生儿女的刻骨铭心之痛,追封李仙蕙为永泰公主,李重润为懿德太子,他们的墓也可称“陵”了。
永泰公主墓在陕西乾县北部。永泰公主李仙蕙死于唐大足元年(公元701布),时年仅17岁,后与其夫武廷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该墓发掘于1960年至1962年。
永泰公主墓南门有石狮一对,石人两对,华表一付,具备“陵”
的规模。墓地由墓道、过洞、天井、墓室组成。从墓道到墓室两边壁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复制品,真品已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随葬品放置在墓道的六个小龛上(已移至本墓墓前的陈列室);墓室中放置一石椁,其石壁上刻有15幅仕女和人物画。真是按“陵”厚葬了。墓道有盗贼进入痕迹,看来此墓也难逃被盗。
懿德太子墓,位于陕西乾县乾陵东南隅韩家堡北,也是乾陵陪葬墓。1771年至1972年发掘。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的长子,唐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与其妹夫被亲生祖母(奶奶)武则天杖杀,年仅19岁。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追封为懿德太子,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

懿德太子墓形制和永泰公主墓差不多,有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构成。墓道和墓室同样有壁画,小龛有随葬品,也有随葬品陈列室,墓前石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