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涨得心惊胆战,老股民都心慌。好在今天看到不那么猛了,稍缓一口气。不过行情已经展开,就不会轻易消失。
长得太快,这也是指数牛市初期的典型特征,当然最低的区域不会这样,因为很少有谁能真正重仓买在低位,一旦筹码完成堆积,快速拉升是一种手段。当然这是K线图的表现。
背后的因素不会这么简单,如果说单从行业个股来说,持续牛市的个股已经不在少数,现在仅仅是指数走出了一种小牛的气势,那么从这几天拉升指数的主力军金融来说,显然是一种“补涨”的情绪,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常说的低估值板块的估值修复。那么接下来就看这种“轮动”的节奏与持续性,决定着大盘能否阶段性的再走高点。
个人持仓消费股居多,所以前两天大盘涨的起劲,但是获得感不强,今天指数高开回落,反而持仓收益上行,并且创下新高。这应该也是多数投资者这几天的经历感受。不要纠结,这种情况在牛市里会时常发生。如果你昨天忍不住“杀跌而追涨”,那么今天痛苦的还是你。市场情绪使然,春节后第一天挂跌停板的和昨天挂涨停追券商的或许是同一批人。被情绪所支配的人,最终落入成为“七亏二平一赚”里的多数人是必然的。
所以,我常倡导轻指数,重个股。年后大盘大跌而我的股票没跌,跟昨天大盘大涨而我的股票没涨,是一样的。有人总是过分看重大盘指数,而去猜测明日的涨跌,其实没那么重要,就好像昨天指数大涨而你的个股还下跌,预测指数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觉得猜测的还比较准,可以去做期指,或者做指数基金即可,做股票或许有点亏才。
如果真的很看重指数,我想也很难真正去长期持有一个股票,因为大盘就算是在牛市,也不可能是天天上涨,中间也有阶段调整甚至持续大阴线杀跌,那必然是丢盔弃甲,高抛低吸的论点也多出自于此。而但凡经历过牛市的人,牛市结束后都会慨叹“还不如始终拿着一只不动赚得多”。而有更多的优秀公司,走势更是穿越牛熊的,所以说“个股的长期走势跟大盘没一点关系”一点都不夸张。
看一位朋友的观点很新颖也很实在:现在买股权就是几年前买房子。国人的投资渠道基本就这两个:房产和股票。这两个池子最大,房产的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资本是逐利的,所以低估值的金融就吸引了场外资金的快速涌入,昨天还有券商后台崩溃和货币基金赎回堵塞的新闻,所以我们看到了大盘成交量突然就飙升上了万亿。市场不缺钱,一旦有了赚钱的氛围,资金就会持续流入。下个月中登公司的开户数据,必然是同比环比猛增的。
今天一个之前同事说,上周赚钱的股票卖出了,这两天不知道该买啥了,一些股票长期走势位置很高,有的股票最近大涨后位置很高,自己卖出的股票重新上车需要多付成本。这就是牛市的尴尬,也是多数投资者经常会经历的尴尬。
所以,我只能说,优秀企业的筹码不能丢,更不能试图耍个聪明做所谓的“高抛低吸”,流动性强也不是这样玩法,如果房子也能快速交易,我想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不会小,只是因为买房投资的知道几年后才好出手,但是买股票为什么就要求今天买进明天必须挣钱卖出?不公平。所以才有了“炒股不如买房”,而如果你买股也能像买房一样货比三家研究好地段楼层朝向,亏钱应该不至于此。
有些问题,应该想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还是稀里糊涂,荒废一波牛市。本来牛市就是能赚企业成长和市场情绪双重的钱,结果你仅仅是在情绪之中上去,又在牛市结束的情绪中回来。情绪的钱最好赚,但是也最容易失去。昨天还在“再不买就到4000点了的激动中,今天就变成了是不是要见顶了要不要离场的困惑?”
我想,不要去猜测,也猜测不到,甚至猜测到了也没有用。那不如老老实实的寻找好的行业,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增长企业,可能这种股票受到大盘情绪的影响不是那么敏感,但正是这种不敏感的公司,反而穿越了牛熊,而随情绪波动的公司,也注定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如果没了短线的暴利思维,或许投资也会变得容易起来,变得快乐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