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感觉:达到某个目的途径似乎有很多,每个途径似乎都有道理,我是该这样呢还是该那样呢?又比如我想做某件事情,但是有人说这么做很值得,也有人说这么做就是浪费时间,我该不该做呢?
前两天在知乎看了个帖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大概是说:四个人坐电梯上楼,进了电梯后第一个人开始不停地原地跑步,第二个人不停地用针扎自己,第三个人不停地向各个神灵祷告,第四个人则坐在地上什么都不干。过了一段时间电梯到达了楼顶,楼顶的人们纷纷过来问你们是怎么成功上来的啊?不停原地跑步的人说:“想成功你就要不断努力。”不停用针扎自己的人说:“想成功你就必须先让自己痛苦。”
不停祷告的人说:“想成功你就要虔诚地祈祷。”
坐在地上的人说:“成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运气好就行了。”
于是我关于成功学的理解被颠覆了。
想要成功,想要达到某个目的,方法途径千千万,每个成功者都有着自己的成功的原因,但那也许只是他们以为的原因,而且那也不是你成功的原因。所以在决定使用哪种方法时,别人的看法并不一定就是值得参照的。另外对于一件事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于读书,一种观点就是应该少读精读,只读最好的并且多读几遍,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另一种观点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扩展知识与兴趣,不必强求记住什么,感觉自然会培养。这两种观点的支持者中都不乏成功人士,你能去说哪种更好,哪种更对吗?所有的事情你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两面性,所以人们也自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每个角度应该无分对错。
说了上面这么多,我无非就是想表达每一种方法和途径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不用太过纠结于此,至于具体该做什么,怎么做,我倒是很赞同乔布斯的“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我总是纠结于平时的业余时间应该如何度过,我感觉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似乎应该好好看看算法与技术类的书籍,但是我的内心又强烈地排斥,反而经常会去选择一些心理学、经济学书籍以及商业杂志来看。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究竟该不该这么做,怎样做对我的收益最大?以至于我有时会处于两难的境地而感到痛苦。不过我似乎也是被某种力量推动着,也许就是直觉在指引着我去阅读这些看似跟计算机不太相关的书籍,我现在无法预测在若干年后这件事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但也许直觉已经知道这么做对我是最好的。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我们的意识只是冰山在海面上能看到部分,所占的比重很小,而水下的大部分则是我们无法知晓的潜意识。我想乔布斯说的跟随直觉也许就是顺从你的潜意识,因为有些东西在你的意识无法感知时,潜意识也许已经替你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所以当你有某种感觉去做什么的时候,不要太顾及别人的经验与看法,不要太纠结于这么做是不是最优策略,只要勇敢地拥抱这种感觉,看看它能带给你什么,因为这本身就是内心的指引,无分对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