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薳《春渚纪闻》卷第一《杂记》中,作者曾提到。定陵兆应一则道:信州白云山人徐仁旺,曾经上表奏说,和丁晋公“议迁定陵事”。定陵是宋真宗赵恒永定陵的省称,所在地在当今陕西省富平县的龙泉山。争议下来,徐仁旺“欲用牛头山前地,晋公定用后山地”,意见统一不起来。为了据理力争。徐仁旺一方面力诉后山之害,“坤水长流,灾在丙午年,丁风直射,祸当丁未年终,莫不州起火,郡郡兴盗;”甚至立下了自己誓言愿意先关进大理寺监狱,以待三年后的吉凶,错则处罚的决心。然而最后朝廷还是没能采纳他的意见。当时,朝中一班人听了仁旺慷慨激昂的陈词,都不以为然,直到后来“金人犯阙,果在丙午,而丁未以后,诸郡焚如之祸,相继不绝,幅员之内,半为盗区”方才大家叹服,可是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牵涉列帝王之墓的风水,而帝王又是统治全国的天子,所以古人认为,帝王葬墓风水不好,非但朝廷覆亡,还会祸及全国。
从上所说,《宅经》认为:“宅墓以象荣华之源,得利者所作遂心,失利者妄生反心。”再之,《宅经》还对宅和墓之间的关系作了概括的叙述:“墓凶宅吉,子孙官禄。墓吉宅凶,子孙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孙荣华。墓宅俱凶,子孙移乡绝种。”对于宅墓的吉凶,青乌子的说法是:“其宅得墓二神渐护,子孙禄位乃固。得地得墓,龙骧虎步。物业滋川,财集仓库。子孙忠孝,天神佑助。”青乌子是汉时人。精地理阴阳之术,而史失其名”。晋代郭璞《葬书》曾推崇古来所传《青乌先生葬经》说:“先生之言,简而严,约而当,诚后世阴阳之祖书也。”为此,风水术在称为堪舆术之外,又得了个“青乌术”的雅号。
而《黄帝宅经》还从子夏“墓有四诀”的话引申开去:“墓有四诀,商、角二姓,丙壬乙辛。宫、羽、徽三姓,甲庚丁癸。得地得宫,刺史王公。朱衣紫绶。世贵名雄。得地失宫。有始无终。先人受苦,子孙当凶。失地得宫。子孙不穷。虽无基业,衣食过充。失地失宫,绝嗣无踪。行求衣食,客死蒿蓬。”接着又引子夏论宅的话说:“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
古人大多是信命的,这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代,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在风水术兴起以后,就产生了这样的矛盾,就是宅墓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子孙们的吉凶祸福,而命又是与生俱来,不可违抗的。那么,在宅墓风水和命运吉凶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宅墓风水好而子孙命不好的。或者子孙命好而宅墓风水不好的,又该听从于命呢,还是听从于风水?这里。子夏的回答认为,命是必然有的。可是宅墓的吉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命运的吉凶,正确的做法是把两者综合起来考虑.子孙命好的不可忽视了宅墓风水对子孙命运的影响,子孙命不好的,谨修宅墓风水.又可在一定程度作相当的挽回。
也正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人们心理上所起的重大反响,所以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人们特别的看重宅墓风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