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探究系列----之二

(2008-08-05 23:49:27)
标签:

风水术

阴宅

堪舆

阳宅

郭璞

分类: 风生水起

     研究风水这个问题,如抛开了古人重视风水这一社会基础,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字面解释,风水的意思,就是阴、阳宅周围风向水流的形势。晋代郭璞《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家们认为,宅地周围风水,可导致住家或葬者一家以及子孙的祸福。从这一认识出发,风水家们反过头来,又可通过仔细观察人家住宅或墓地周围自然环境的好坏。来推知住家或葬者一家的吉凶,这就又是由风水术引发出来的相宅之法了。所以如果从广义来说,风水术除了指导人们怎佯寻找生气结聚的两宅即懂得怎幺样辨别自然环境并确定其原则后,相两宅的吉凶也就迎刃面解,因此在风水术中.当以寻找生气结聚的最佳自然环境为第一要义。

古代传说中,有“禹始肇风水地理,公刘相阴阳,周公置二十四局,汉王况制五宅姓,管辂制格盘择葬地”的说法。考之实际,至少在战国末年:齐、燕一派的方术中就有了风水术的萌芽。然而,风水术的正式兴起,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则还是在两汉之时。汉武帝时。曾“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娶妇乎”?结果“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吉,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由于“辩讼不决",最后不得不“以状闻”。制日:“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主张选日堪舆家,和主张“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廓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的形法家,由于在各自的实际活动中关系密切.所以日子一长就慢慢合而为一,成了风水家了。东汉以后,风水术在社会上大为流行,所以风水家也就称为堪舆家了。关于两家合并以前的著作,形法家有《宫宅地形》二十卷,堪舆家有《堪舆金匮》十四卷。直到后来,清代钱大昕《恒言录》卷六还认为:“古堪舆家即今选择家。近世乃以宅相图墓者当之。”

     其实,说的明白一点,风水术就是一门建筑学上有关选择土地环境,旁及方位、择日的学问。

     因为古人非但重视生前住屋,并且重视死后择葬,所以从总体来说,风水术的服务对象,就是阴宅和阳宅。

     人活着要往屋,这住风水术中叫做阳宅。《黄帝宅经·总论》说:“凡之刚宅。即有阳气抱阴;阴宅,即有阴气抱阳。原因是这是一处不利居住的凶宅。虽说纪晓岚平时不很信风水,认为一个人的吉凶主要来自平时为人是善是恶,可对于凶宅这件事,他还是很坚信的。根据现代科学分析,古代所说的凶宅,大多地处险恶,长期受不到阳光的照射。且又不通空气,这样便就自然造成一种阴沉而不利于人居住的室内环境,从而形成凶宅。我在实践过程中,就曾经遇到过一个沿街的房子,里面阴气颇重,最近十几年里,谁住进去,最后都是稀奇古怪的毛病去世的,而且去世前都是非常的痛苦。

     我国古代风水术起源,对于阳宅的风水讲究早于阴宅的风水。唐朝吕才《五行禄命葬书论》说:“逮乎殷周之际,乃有卜宅之文,故《诗》称‘相其阴阳’,《书》云‘卜惟洛宅’此则卜宅吉凶,其来尚矣。”可见卜宅吉凶的阳宅风水,早在殷周时期,就已有了萌芽了。至于有关阴宅风水的记载,《史记——樗里子传》说:“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其室在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日:“力则任鄙,智则樗里。”樗里子名疾,是秦惠王的异母弟弟。由于平时滑稽多智,人家都把他叫作“智囊”。这就是“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的有关宫墓的预言,使樗里子成了后世阴宅风水术的隐约远祖。

    其实严格说起来,风水术的真正兴起.还是汉和汉以后的是事,今传《青乌先生葬经》,据说是汉时青乌先生的遗著。又据《后汉书·来历传》说:“安帝时,皇太子病惊不安,嬖幸乳母野王君主圣舍。太子厨监那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上禁止,不可久御。”同书《袁安传》也说“初安父没,母使安访求葬地。道逢书生,问安何之?安为言其故,生乃指一处云:葬此地,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安异之,于是遂葬其所占之地,故累世隆盛焉。”可见风水水吉凶的说法.两汉之时已经成为流布于宫中和民间了。

魏晋南北朝以后,风水之术一时大兴。《魏书·管辂传》说:“辂随军西行,过勿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下乐。人问其故,辂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诛虽美,无后可守。无武藏头,苍龙虽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甚应至矣,卒如其言。”这里管辂相墓的灵验,可谓神乎其技。而这种相墓,以至相宅术的产生,正是建立在阴阳宅风水基础上的。

    《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有关风水著述。继东晋郭璞《葬书》以后,又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三卷,《五姓墓图》一卷等多种问世。唐宋以后,有天这方面的著作,就好比雨后春笋似的越来越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