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女作家写130万自传立志像张海迪那样闯出一片晴空

12月15日,记者来到她家时,她坐着轮椅,丈夫、孩子推着她,大老远迎了出来。尽管房子破旧,生活不如意,但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了解她的村民说,这笑容是岁月磨砺后的积累,是淡泊后的从容、乐观。在与黄月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小时候,养父母把她送给亲友老黄家抚养。12岁时,被送到福利院。但福利院不具备求学条件,她每晚等人们睡熟后去捡破烂。“既然上天对我不公,我不能萎靡,一定振作起来,通过自己的自强不息,与命运作斗争。像张海迪那样,闯出一片晴空。”黄月说。一个月后,她用捡破烂换来的12.5元钱买了收音机和一本歌词集锦本。因为天生喜欢唱歌,她想通过收听广播学习唱歌,并对照歌词本识字和写字。没有本子,她便用针线把上厕所用的纸订好,再拿捡来的铅笔头对照歌词写字。
经过不懈努力,3年后,黄月靠自学能够看书读报,她的精神得到福利院工作人员交口称赞。她当起了福利院库房管理、门卫收发、卫生所特护等义工。
1989年,经人介绍,黄月出嫁了,与比她大20岁体弱多病的单身农民杨保全成家。婚后,夫妻俩育有两子一女,她平时除照顾多病的丈夫及孩子外,还要绑上绑腿干农活儿。闲暇之余,黄月学会了用荆条编筐,一个月也能收入百元。有时还在村头摆摊,卖书本、铅笔、橡皮和面包瓜子之类的小物品。后来,她还做起了农药买卖,定期到县城进货,然后背10多公斤农药到地里卖。长时间磨砺,让黄月深刻地感悟到,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时候,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黄月所做的一切,邻居杨女士都看在眼里,她非常心疼,多次劝黄月,能歇息就多歇息一会儿,本来身体就有病,别累垮了,家里好几口人都等着“出菜”呢。每每这时,黄月都会心一笑,说正因为这样,自己才不能停歇。否则,整个家都会“乱套”的,自己累点儿没啥,能挺得住。
经历太多人生波折,让黄月对人世有所感悟。2006年,她决定拿起纸笔记录人生。“大字不识几个,还想写书,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一天瞎折腾啥呀。”听着外人的讥讽,黄月暗中较劲儿,“不蒸馒头争口气”,没钱买笔本,她一狠心,卖掉1.5米长的头发,换来90元钱。功夫不负有心人,其文学作品先后在报刊和网站上发表。40万字长篇小说《无悔人生》黄月都是晚上趴炕上写,而写完这些差点扒掉她一层皮。每当深夜家人入睡后,她就在昏暗灯光下写自己的故事。因白天过度劳累,有时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为写自传,她最多每天睡3小时,因身体状况不能坐着写,只能在胸口垫枕头趴炕上,然后弯下上身写。时间长了,浑身酸疼,手指磨出血泡和硬茧。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晚上起夜时,经常看到黄月家的灯亮着。低矮、狭小的屋子里,一定是黄月在爬格子。2007年春,黄月写完《无悔人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更多身处逆境的人,只要树立信心,就能摆脱迷茫,走出人生误区。”
黄月把母爱给了儿女的同时,也没放弃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有一回,她看了央视《等着我》大型公益寻亲栏目后,试着投寄出寻亲资料,居然接到栏目组邀请,登上《等着我》栏目舞台。得知她的坎坷经历后,主持人倪萍感慨万分。听完她演唱的《妈妈的吻》,倪萍很感动,称赞她太坚强、太了不起了。遗憾的是,寻亲团并没有帮助其找到亲生父母,可她仍然笑对人生。
(黄月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志愿者朱志会,他多次来到黄月的家,给黄月买电脑,并送去很多生活必需品。)
今年5月,黄月开通快手直播平台,用多才多艺和正能量来赢得关注度,已有数千名粉丝,其身残志坚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粉丝。
面对未来,黄月依旧开朗、乐观。“我的世界,我创造,我一定会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让我的作品面世。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领悟到,困境不是停滞、甚至后退的理由,只有坚强地走下去,才能无悔人生。”
(张宝成 文/摄)
前一篇:私塾---旧时的“三味书屋”
后一篇:(小说)《村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