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辟谣有关世博八大传言

标签:
权威消息参观者演艺活动上海世博会文化娱乐旅游新闻晨报杂谈 |
分类: 热点播报 |
■传言二:外籍人士在世博会期间出门要带护照,晚上11点之后不要出门。
权威消息: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程九龙4月12日表示,除了外籍人士应随身携带身份证件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的说法完全不属实。此外,世博会期间,上海警方将为境外人士参展、参观提供多种便民服务。
■传三3: “世博大礼包”中的门票是观摩券,只能在世博园区外面看;交通卡只是纪念卡,只能收藏。
权威消息: 4月20日,上海公布了世博会期间向市民赠票、赠卡的工作方案: 5月15日起,全市将逐批发放,每户上海常住人口家庭可领到 “一信一票一卡”、一张地图、一枚海宝小徽章。参观券面值160元,每张票面标注6月至9月使用的具体月份,在限定一个月内的任一天使用。交通纪念卡充值金额为200元,无押金,可以全额使用。
■传言四:轮椅、婴儿车不能进世博园
权威消息: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参观须知》规定:被禁止的代步工具,包括摩托车、助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机动轮椅车、踏板车、滑板、带轮鞋等,但婴儿车、手推轮椅、电动轮椅除外。允许电动婴儿车等被允许进入世博园区
入园,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轮椅的最高设计时速仅为18公里/小时,且以清洁能源作为动力,与园区
“零排放”的理念相一致。而禁止机动轮椅车进入园区,主要是因为其设计时速可高达50公里/小时,容易造成其他参观者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影响其他参观者的正常参观。并且,机动轮椅车以燃油、燃气为动力,不符合园区
“零排放”的理念。
■传言五:一张世博门票只能看5个馆
权威消息: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表示,世博园区实行 “一票通”,参观者凭票可免费参观所有展馆、观看园区内所有文化演艺活动。“一张世博门票只能看5个馆”是对世博会预约制的误解。根据世博会惯例,同时也是上海世博会为参观者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世博园区内部分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提供预约服务。其中,中国国家馆实行全预约,园区内其他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实行部分预约。由于预约资源有限,同时也为了兼顾更多参观者的权益,每位参观者只拥有 “一次综合预约、五次单馆预约”的权利。具体来说,中国国家馆和五个主题馆,参观者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进行预约参观。其他展馆和文化演艺活动,参观者最多可预约五次。但是 “一张世博门票可预约5次”不等于 “一张世博门票只能看5个馆”,除预约外,参观者可正常排队参观展馆和观看演出。
■传言六:世博期间实施装修管制
权威消息: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顺利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发布了 《关于加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本市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通告》,规定在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对规定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实施管理措施,停止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桩基和基坑等施工作业项目。该通告内容并不涉及对室内装修的管制。
■传言七:世博期间专业相机不准带入
权威消息:参观者在园区内摄像、摄影、录音需要区分室外和室内两种情况。就室外场所而言,参观者的摄像、摄影、录音一般均无限制。即便涉及使用他人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参观者仍可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合理使用。就室内场所而言,园区内不同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对摄像、摄影、录音行为采取不同的要求,例如演出期间不能使用闪光灯,个别展馆的国宝级展品也谢绝摄影、摄像。
■传言八:防晒霜不准带入世博园
权威消息: 4月18日,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在对外发布世博会参观须知时表示,包括食品、水果等不在 “禁区”范围内,可以随身携带,对于夏天使用的防晒霜、防蚊水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带入园区,但有可能因此延长安检时间, “建议尽量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