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语文圈一老翁
(2025-01-05 10:53:15)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鲁迅故里语文圈有位老翁,名叫周一贯。他今年90岁,一米八的个头,目光炯炯,银发皑皑,风度翩翩。说话如铁板叫西风,清澈,高亢。他沉思时,嘴角下抿,大笑时,嘴角上翘,眉宇间流露出几分自豪与自信。从年轻时起,他就十分讲究自己的穿戴,到现在,他越发注意自己的行头。有人描述:“周老里穿大红体恤,英格兰风全棉衬衫,图案跳跃的v字领羊毛衫,上着休闲西服,下穿藏蓝色西裤。”90岁高龄,腰板挺直、硬朗,自己上下楼,从来不用人搀扶。睡觉很实,很香,没有呼噜,没有呓语。他有三个子女,老大周啁,老二周野,老三周围,都很优秀。
周一贯如何从一名田野平畴的“凡夫俗子”成为全国小语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呢?领导人回答:“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鲁迅逝世那年的三月三,周一贯出生在会稽旧宅,那天正好是上巳节,人们在兰亭搞祓禊活动,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祈求福祉降临,好不热闹。在周家,周一贯手足四人,他行四,当绍兴师爷的祖父根据《论语》“吾道一以贯之”的句子,给孙儿起名一贯,字道原,希望他人品一贯,学品一贯,文品一贯,师品一贯。
周一贯从小天赋就很高,他在小学三、四年级开始读章回小说。最早读的是《荡寇志》,之后又读《三国演义》。六年级时,读《石头记》《隋唐演义》《官场现形记》等。此外,还边读边翻一些杂七杂八的笔记小说。
周一贯有个同乡叫斯霞,17岁从杭州女师毕业,就在绍兴五中附属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其实周一贯较斯霞入职更早,15岁便为人师了。15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居然在部队当上了文化教员,为战友们扫盲。后来,因病转业到地方,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三尺讲台横亘在周一贯的心中,为了弥补先天不足,他阅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后来研究语文教育打下了哲学基础。之后,他又专攻了《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些专业书籍使得他传道受业有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了聪明才智。
1984年,周一贯奉调绍兴县教育局教研室,任副主任,分管小学教研。为了在语文教研中种植思想,种植智慧,他不仅学习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这些新兴科学理论,而且还广泛涉猎了与语文教学邻近的学科,如符号学、社会学、民族学、效率学、文化学、生态学乃至模糊理论、全息原理,以期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理论空间,及时抓住教学研究前沿的新课题。
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萌芽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潮起潮落的大背景之下,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大改革大发展之中,成熟于新世纪之初语文课程新一轮改革之时。在追求“学术——学识——学说”的艰难天路上不懈求索,以实践积累、理论积淀、历史继承、西学借鉴为基础,经历了“主观经验型——客观描述型——科学解释型”的艰苦历程,在全国小语界终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2020年,《周一贯口述:“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生命观》问世。这本书,周一贯以其朴实、自然而睿智的口吻,通过答问,叙说并论述了他对语文教育生命观的理论思考和语文教育“一分为三”的哲学命题,将他毕生忠诚从事教育及虔诚研修所得的成果,归结到自幼萌生、少壮力行、盛年充盈、晚年精进的生命学说之中。这一连续不断、“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但成为我国小语界学术研究成果中一抹耀眼的亮色,更成为当代语文教育领域极具人文情怀和时代气息的一个宣言。
在绍兴小学语文教师圈里,老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后生代,四世同堂,周一贯作为长者,他思想深邃,谦恭虚己,是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周一贯的寓所在四面环水的凤凰岛,岛内灰瓦白墙,绿柳曲水,一派古越风情。他的书房叫容膝斋,南窗两侧有一副竹子刻的书斋联:
安步当车阅世事
清茶代酒养性情
书房里除了入户门和窗户之外,四周墙壁全是顶天立地的书橱和书架,满满的一屋子书。写字台摆在书房中央,正对南窗,光线恰好。
周一贯一向仰慕陶行知,在他的书房里,一套精装的《陶行知全集》摆在显著的位置上;周一贯平昔崇拜鲁迅,与鲁迅同乡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一套精装的《鲁迅全集》也摆在显著的位置上。周一贯还珍藏着一张他与夫人黄华蓉合影的照片,这张照片就挂在写字台的对面,抬头能看见。他说,一辈子他与至爱的夫人相濡以沫,在凤凰岛寓所,一起慢慢变老了。不幸的是,2013年,他蒙受了一个重大的打击,夫人去西北摄影采风时发生了意外,结束了两人世界的生活。
“立言周一贯,著作等身看”,容膝斋的写字台上,设“文房四宝”,看不见手机和电脑,在这里,洋洋洒洒,浩浩汤汤,他创作了一大批烙有周氏印记的理论成果,这是怎样的生命存在?他说:“才不在高,,有勤则灵;识不在玄,有诚就行。斯是斗室,唯我独耕。笔驰云霄上,脚踏大地行。一句三思得,乐从心底生。可以品韵味,抒性情。无是非之乱耳,少应酬之劳顿。胸臆得宣泄,精神获飞升。在下云:何苦之有!”
周一贯一辈子扎隐绍兴农村,鉴湖情结,快阁悠思,默默地守望着故乡的人,故乡的土,而这一守,便是白头,这一望,便是永久!
情系教坛满头霜,
笔耕舌论默默忙。
识得寂寞个中味,
桃红李白话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