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金声
白金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85
  • 关注人气: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故乡语文界的两位名儒

(2025-01-01 04:43:53)
标签:

白金声

分类: 朋友茶座

绍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不但是水乡、桥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而且还可以冠上教育之乡。从越王勾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到王阳明的《尊经阁记》,再到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古文观止》惠播八方,以及近现代鲁迅、蔡元培、夏丏尊等教育大家的层出不穷,这里孕育了很多教育界的核心人物,可谓群星璀璨。历史发展到当代,在古越文明的沃土中,诞生了两位语文界的名儒,一位是闻名遐迩的周一贯,一位是遐迩闻名的王松泉。周一贯生于1936年,今年90岁;王松泉生于1941年,今年84岁。在绍兴,两位学人,雄踞越城,周一贯是特级教师,王松泉是二级教授。他们共时、共事且又同行,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形成了“名儒现象”。

何谓“名儒现象”?

其一,天赋高。

周一贯的天赋在小学就显现出来了。他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读章回小说,最早读的是《荡寇志》。他读这部书时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字词完全不认识,有三分之一的字词虽然读不准它们的音,但知道它们的意思,只有三分之一的字词是基本认识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大致了解书里的故事情节,而不减少读的兴味。之后又读《三国演义》,因为这方面的故事原先了解得更多,读来便更有味道。六年级时,他读《石头记》,还读过《隋唐演义》《官场现形记》等。此外,边读边翻的多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笔记小说。他说:“现在想来,读书真的很重要,尽管当时选书不严,读书的方法也不对,更无人指导,但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生命的成长是离不开思考、表达和交流的,现实生活当然很重要,但当时我的天地实在太小了。读书其实就是超时空的和作者交流,和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交谈,即是读者再幼稚,他也会去认知、去思考,而且这种认知和思考是完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即是只是一知半解,叠加起来,懂得就多了;就是不懂的部分,其实也已经引发了读者的揣摩和猜测。何况原先不懂的,以后可能忽然在不经意间就豁然开朗了呢。”

王松泉的天赋显现在初中时期。刚上初中,他学业成绩优秀,各科作业曾被展览,语文试卷等还被公开张贴作为参考答案,作文常常获奖或被登载于校刊;校刊采用的则是他建议的富有革命朝气和历史意义的命名“新青年”;他被推荐在本班和友谊班定期主讲时事,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各种优秀事迹常被载入学校荣誉纪念册,并公布于光荣窗;他多次被评为三好生。每个学期的成绩报告单上,往往写着这样的评语:“个性沉静,天资聪明,思维能力强,进步甚速,不怕艰苦,能坚持学习”他说:“柯中给了我历史文化的熏陶,给了我奠基人生的精神;给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给了我助人为乐的心灵;给了我勤于思考的头脑,给了我不断上进的童心;给了我行之有效的学法,给了我入门探究的学问;给了我顺畅表达的金笔,还给了我不畏奔波的腿劲。

其二,出道早。

周一贯15岁便为人师,部队文化教员——小学教师——大队辅导员——小学校副校长——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退休后高歌猛进。《周一贯口述》写道:“不久,我就调到一个连队去当文化教员。当时我年龄很小,看到指战员们都比我大许多,而且口袋里几乎都有两支钢笔插着,心里着实有点害怕:如果他们都有相当的文化水平,我这文化教员能扛得住吗?指导员黄凤鸣同志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便对我说:‘你大胆地订好计划,叫他们好好学文化就是了。’”

王松泉17岁从教,民办中学教师——学区总辅导员——全区中学语文教研大组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高校教师,退休后弦歌不辍。《王松泉评传》写道:“19588月,华舍镇办起了一所民办中学。在插秧机尚在县农机厂研制之际,不满17周岁的王松泉就应华舍镇教育部门的聘招,被录用为华舍民办初中的教师。19588月底,王松泉带着行李,来到了华舍民办初中。迎接他的,是镇上教育界的老领导和负责中学筹备工作的高中毕业的赵文洪老师。学校初创,设备十分简陋。此时的王松泉虽未满17周岁,却有着美好的憧憬。在他的心目中,教育是神圣的。”

其三,道路同。

他们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通过“志学——自学——治学”的艰难历程,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从自身特点出发,周一贯成为了一名富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王松泉成为了一名富有影响力的大学教授。

周一贯用功最勤。小学毕业,初为人师,三尺讲台横亘在他的心中。为了弥补先天不足,他阅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为后来研究语文教育打下了哲学基础。之后,他又专攻了《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词汇学》《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些专业书籍使得他传道受业有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了聪明才智。

1984年,周一贯奉调绍兴县教育局教研室,任副主任,分管小学教研。为了在语文教研中种植思想,种植智慧,他不仅学习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这些新兴科学理论,而且还广泛涉猎了与语文教学邻近的学科,如符号学、社会学、民族学、效率学、文化学、生态学乃至模糊理论、全息原理,以期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理论空间,及时抓住教学研究前沿的新课题。

1960年,18岁的王松泉被任命为学校的教导主任。至这年8月,王松泉在探索语文教育规律的同时,已自学完高中所有文科课程,并以同等学力的资格开始参加宁波师范学院中文专业的函授学习。9月,又由县文教局保送至宁波师范学院进修,任绍兴、天台两县学员的组长。自此开始,王松泉经历了长达六年之久的中文函授学习,这期间曾数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应约在刊物上介绍自学和函授学习的经验。1966年“文革”爆发,函授被迫中断。直至“文革”结束,才补得一张没有校长签章的函授专科毕业证明。没有多少人知道王松泉自学、进修的艰苦程度,他边工作边进修,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可以说,王松泉就是“自学成才”的成功典范。

其四,著述丰。

周一贯著作等身,有《文体各异·教法不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概观》《语文教学训练论》《语文教学优课论》《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语文教研案例论》《儿童作文教学论》《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语文课堂变革的创意策略》《周一贯与语文教育生命观》《周一贯口述》等问世。

周一贯的写字台上,设“文房四宝”,看不见手机和电脑,在这个QQ、短信、微信、微博满天飞的时代,他还保持着用笔书写的古雅习惯,发表教育研究文章多篇,出版教育、教学专著多部,总字数达到两千余万,全是用笔写成的。这些惊人数字的背后,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存在?

王松泉学富五车,著有《初中语文板书集》《语文教育板书学》《板书学》《语文教学探步》《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轮》《语文教育研究》《言语文化探骊》等十余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语文教学概论》《语文课程教学概论》《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等七部,主编全国高校协编教材《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中学语文基础教学论》《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和《简明学习方法词典》《教育与教学研究论丛》《中学语文导读图示全集》等三十余部。

《阅读教育学》以其特色与贡献,在1993年获得全国高语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之后,又于1994年中国教育学会建立15周年之际,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成果最高奖——优秀专著奖。全国高语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师大博导周庆元教授说,《阅读教育学》是我国阅读教育学的第一部专著,它以全新的体例揭示了阅读教育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在建立阅读教育学严整的理论体系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在全国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阅读教材论》以其价值与影响,在1997年获得全国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著作一等奖之后,又于1999年中国教育学会建立二十周年之际,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成果最高奖——科研成果一等奖。著名语文教育家、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说,王松泉先生所著《阅读教材论》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专著,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有关阅读教材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高屋建瓴,视野开阔,体系完善,材料翔实,论证严密,且新见迭出,精彩纷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其五,教龄长。

周一贯教龄75年,王松泉教龄60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退休后,他们仍然在语文教育园地上辛勤地耕耘着,积极地探索着。

1996年,周一贯从绍兴县教育局教研室退休,到2017年,不说他培训教师多少人,也不说他出版著述多少本,光发表研究文章就高达486篇,周一贯真是语文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2011年,《周一贯语文教育60年》出版,崔峦、朱作仁、吴立岗、杨再隋、吴忠豪、钱正权、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等纷纷题词,表示祝贺。2015年,周一贯从教65周年,又逢80生辰,424日上午,庆祝活动在杭州隆重举行。杨再隋、吴忠豪、潘新和、张化万、王崧舟、窦桂梅等热烈致辞,会后出版了《师道一贯》一书。20241128日,在绍兴举行了庆祝周一贯先生90华诞暨从教75周年仪式,活动上,进行了《当代语文教育家周一贯语文教育思想评说》一书的首发。书的封面上有他的这样四句诗:

情系教坛满头霜,

笔耕舌论默默忙。

识得寂寞个中味,

桃红李白话西窗。

他一以贯之,热爱,执着,勤奋,创新,无私,融通,这就是周一贯的品质!

2006年,65岁的王松泉,告别了充满诗情画意又饱含深情厚谊的绍兴文理学院。退休后,他更忙了,经常以全国高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参与国内国际的有关学术研讨,经常以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的身份应邀讲课讲学,经常以“国培班”导师、“省领雁工程”讲师和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访问学者导师等身份到省内外讲课,经常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身份参与省级课题评审和学术成果评奖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家乡的“越语文”的系列活动。

“越语文”这一概念,是王松泉从“越文化”中延伸出来的。王松泉对“越语文”深有研究,在他看来,越地语文教育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那就是越风勤谨、越味涵蕴、越胆大气、越识理性。而这些特点,也正是王松泉的真实写照。越语文”有三张名片:柯桥区的“越语文陈列馆”,越城区的“越语文名师坊”,上虞区的“越语文名师堂”。溯流追源,对中华文化,包括对“越语文”产生深远影响的众多历史名人在绍兴的有:王充、嵇康、谢安、王羲之、谢灵运、贺知章、范仲淹、陆游、朱熹、王守仁、徐渭、刘宗周、张岱、黄宗羲、吴楚材、吴调侯、章学诚等。

其六,思想新。

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主要体现在“广、深、实”的学术品质上

“广泛性”是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第一个特点。语文,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巨细无遗,无微不至地表现着大千世界,它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所以,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周一贯都“无处不思,无孔不入,无事不研”。甚至可以这样说,当前语文课程教育的方方面面,没有一个方面不在他的关注之中,没有一个方面不在他的研究之列。

“深刻性”是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第二个特点。一个人的科学研究要创新,既要全面又要深刻很难,但周一贯显然做到了。他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开创性、前卫性,而且具有引领性、深刻性,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007年,他为《今日教育》撰文,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大气磅礴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生命观”,通篇的主题是:语文教育应当统一于人的生命开发,和谐融通于人的生命活动。

“实践性”是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第三个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语文教育实践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是检验语文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反过来,语文教育实践也需要在一定的语文教育理论指导之下进行,才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也才能起到检验理论、不断补充和完善理论、发展理论的作用。

王松泉的语文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于“语文—语文学科—语文学科课程—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规律”的认识上。其基本内容涉及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范畴的价值观、性质观、目标观、内容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途径观、方法观、法制观、评价观等方面。此外,他还以独特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想”,以语文教育学为基点,以哲学和系统科学为指导,以逻辑学等学科为手段,以语言学、文学、文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载体,以语文教育的现实需要为归宿,对语文教育学学科体系深入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勾画出了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的整体风貌。这个构想认为,根据形成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的态势和产生分支学科的模型,最有希望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学科至少有包括一般语文教育学、语言教育学、文学教育学、文章教育学、语文教育心理学、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史学、语文教育美学、语文教育社会学、语文教育管理学、语文教育方法学、语文教育技术学等十多个分支学科的百余门学科,它们将是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七,情怀浓。

绍兴是文化圣地,是周一贯、王松泉的桑梓,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念于斯,身处鲁迅、蔡元培、王充、陆游、王阳明的故里,深感自豪。

周一贯早年有一篇文章,曾抒发过他的心曲: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八十三万所小学,97%在农村;一点三亿小学生,92%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大头在农村,没有农村语文教育的质量,就没有全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农村语文教育这片土地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想想我从部队转业时就选定了当一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冥冥之中好像就是我生命的抉择。

在周一贯的农村教师生涯里,也不是没有机会去城市的。自1982年始,他身在农村却受聘于杭州市区的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小学版)》,任兼职编辑,每月以邮件往返的形式编稿。1983年,编辑部与绍兴县教育局联系,想调他去杭州编刊,因家庭的原因他不愿意去。1991年,他接受浙江省教委聘请,任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科编委会副主任,有关部门也想调他去杭州专职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但因为他刚任绍兴县教研室副主任,领导当然也不同意他调离。于是这辈子他就一直在县以下的农村耕耘语文教育,一直安心于江南水乡绍兴的田野平畴,不求闻达,静待花开。这种心态多少与从是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有些联系。挚爱语文自然会用心以专、用情以切,如此不免见素抱朴、虚情恬淡,容易进入一如老子所言“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我们再说说王松泉。1986年春,经层层推荐和审批,王松泉参加了由国家教委委托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届全国语文教学论硕士研究生课程研讨班,并担任班长。在长春其间,他不但圆满地完成学业,还协助导师朱绍禹编撰了《语文教育词典》,深受大家的青睐。

半年的研讨班很快地结束了,王松泉从东北师大返回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之前,导师朱绍禹曾请他到东北师大任教,他因自惭学历太低,且无职称,未敢从命。而当他在1992年评上副教授以后,朱绍禹又趁离休之机向东北师大中文系领导推荐王松泉到学校担任教授和导师,为此还特地致函王松泉所在学校希望玉成。时任全国高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东北师大于亚中,在王松泉进修结束之际,也曾拟推荐王松泉去中央教科所工作,并认为这是王松泉最合适的去向。与此同时,湖南师大、湘潭师范学院、南昌教育学院等高校也相继向王松泉所在学校发出了商调函。在本省,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毕养赛也希望王松泉能到杭州师院语文教学论教研室工作,并兼任《语文新圃》的编辑工作,一时间,王松泉竟成了多所高校眼中的“香饽饽”。但是,当地的一些领导和同事,都希望他仍留在绍兴,为家乡的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最后,王松泉命里注定留在了绍兴文理学院,体现了他的价值。

其八,影响大。

崔峦对周一贯的评价:“周一贯先生是浙江乃至全国小语界的一面旗帜。不管教育界、语文界如何风云变幻,他总能审视现状,展望态势,保持高度的学术清醒;他总能坚守教育之“魂”,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他总能尊重语文教育的传统,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坚守语文之“根”;他总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引领语文教学的潮头,建构语文教学的新常态。周一贯先生是一座语文教育的富矿。”

王崧舟对周一贯的评价:“周一贯先生是一个传奇。他以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迈入教坛,却成就了大师级的学术建树。先生著述之丰赡,在当代语文界怕是无人能出其右了。他的研究,从主观经验上升到客观描述,又从客观描述迈向科学建构,洋洋洒洒、浩浩汤汤,创作了一大批烙有周氏印记的理论成果。无人能知个中滋味,他如爱默生诗中的那只小虫,在无数连环缀成的长链上,奋力生成为人,越过了自然的所有峰巅。”

朱绍禹对王松泉的评价:“在同松泉教授的长期接触中,特别是在学术交流中,我觉得他是一位谦和而自信、勤奋而富有成果的学者,是一位既治学又好学者。作为治学者,他著作累累,独著和主编的论著与教材达数十部、文章数百篇,而且面广类多,既见其学识之广、学养之深,又见其思考之勤、劳作之繁;作为好学者,他还认真进行了日本国语科教育的专门研究和有关中日语文教育的比较研究,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其成果,还有他的好学精神。”

顾黄初对王松泉的评价:“在我的一些同行知己中,不乏智商超常的人,而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全国优秀教师王松泉教授,则是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一位。王松泉是绍兴文理学院原中文系主任、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委曾宪梓奖获得者、浙江省聘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同行中几乎一致公认,大气磅礴地提出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想的王松泉,除了人品出众,还具有高度优化的思维品质。”

在中国语文教育史册上,周一贯、王松泉犹如两棵青松,挺然屹立在会稽山上,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让世人仰慕至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镶牙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