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聊读书
(2024-04-23 04:31:40)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29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号召全人类重视读书并享受读书的乐趣,希望人们每天从阅读开始。
以书为友,天地长久。就个人而言,书籍可以嫁接人生,阅读能启智增慧,涵养浩然之气,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每本书都如一泓溪流,总有一天,你读过的书会反过来拥抱你,无论身处何时何处,心灵总有归宿。
我国古代有数不清的读书故事,流传至今。如牛角挂书、买臣负薪、带经而锄、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焚膏继晷、高凤流麦、映月读书、划粥割齑,等等。当下,这些故事青年人很少知道,更不用说身体力行了。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念书。”苏轼云:“六经之三史,诸子是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而所得也越多,就是这个道理。
始于一卷,终达世界。就国家而言,良好的学习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民族竞争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2023年4月23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杭州举办。会议指出,要把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读书之风,充分发挥阅读在传播思想文化、提升国民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涵育文明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世界上,凡是先进民族和发达国家,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世界人均读书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是:俄罗斯54本;以色列50本;德国47本;日本45本;奥地利43本。再来对比一下我们国家:中国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
据研究,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智力成就最高的民族。2023年10月22日
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军事大国,政治大国,也是读书的大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的《阅读卓越法案》,规定美国儿童每天必须有1小时的时间在阅览室里度过。其实,不仅是学生,整个美国社会的阅读风气也令人羡慕。人口占上海一半的纽约市,有图书馆1279个。图书馆大多设备齐全,环境舒适,还有专为孩子和父母共用的阅读场所。
俄罗斯不但是一个“战斗民族”,更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的地铁车厢里,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车厢里简直就是一个公共阅览室。
为什么人家如此重视阅读呢?因为他们相信,阅读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阅读也能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正如一位哲人所云:“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今年,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阅读吧,不管用怎样的介质、用什么姿势,读进去的,都是构建你人生的钢结构与砖石,它们不消散,意义恒久。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咱们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