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期刊为我淬炼人生

(2023-11-02 04:39:31)
标签:

白金声

分类: 朋友茶座

我是“老三届”,1968,回乡务农。在广阔天地里,我赶过大车,扶过大犁,挑过大粪,一干就是三年。苍天有眼,皇恩浩荡,1971年,由于冥冥中的一个机缘,我当上了民办教师。

上班的第一天,我一眼就看见了校长背后的墙上挂着几本《黑龙江教育》,大概很少有人问津,上面布满了灰尘。新来乍到的,教育界的小白,为了守住心中的希望,我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

翻开《黑龙江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活的教育经验、精湛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料,琳琅满目。我扑在杂志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从此,阅读教育期刊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以为,读刊物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每个教师都应当身体力行。

现在,学科教学类期刊很多,形成了一个群体,各家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内容定位和读者对象。就拿小学语文期刊来说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就有八九种之多,如《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小学语文教学(园地版)》《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小学教学设计(语文版)》《小学教学(语文版)》《教学月刊(语文版)》等。这些期刊各有特色,有的偏重于教学一线的经验分享,有的偏重于教学理论的创新交流,有的介于二者之间,既有体现权威性、探究性的理论文章,又有体现实用性、操作性的教研文章,这些小学语文专业期刊足够教师选读。然而,遗憾的是,互联网时代,看手机的多了,读纸质刊物的少了,此乃中国教育界的一大悲哀!

我热爱教育写作,开笔较早,初为人师时就喜欢舞文弄墨,一直坚持到现在,发表文章近千篇。开始写作时,我不懂为文之道,文字拙笨,尽管有时日吐千言,怎奈笔力不够,常常自觉满纸荒唐。后来,在多位编辑的指引与帮助下,我练习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在撕开拼拢折来叠去中,逐渐掌握了一些撰文的方法。如:选题要新,标题要精,立足要高,射点要准,切口要小,结构要清,语言要平,标点要正,等等。

不瞒您说,在创作中我有一个秘籍,那就是将同样内容的多篇文章,经过沉淀、思考、补充和加工,可以扩写成一本书。以退休后为例,我用这种方法十六年写了八本书:

2008年,《我为语文而来》(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年,《中国语文教育五千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年,《讲台上的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相伴语文》(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0年,《我们都是语文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白金声与小学语文教研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我的语文教研人生》(中国林业出版社)。

我的作品,就字数而言,比起“岁出一书”的高产写手们,实在芥末之微。然而,白发镌刻时光,书页承载沧桑,这些文字对我来说,都是有感而言、有积而发、有思而作的产物,绝对不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率尔操觚的东西。

生命在于折腾。从读者到作者,再从作者到研究者,我与教育期刊厮守了大半辈子,有人说这是最好的修行。我眼看奔八了,耳不聋,眼不花,能吃能喝,行走健步如飞,教育期刊为我淬炼人生,与她相伴,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小的记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