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学习语言
(2023-09-27 15:04:47)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在三尺讲台上,我一站就是50多年。期间,我教过小学生、中学生、师范生,可是从来没教过学龄前的幼小娃娃。我的女儿白丁从降生到上幼儿园,一直是我老伴带大的。那时,我工作特别忙,加之缺少育儿经验,对白丁的教育我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更甭说早期开发她的智力了。
2006年9月,白丁做了妈妈,我这个当姥爷的说来也怪,一到双休日,就跑到姑娘家,凑到外孙女的小床前,小心翼翼地将其抱起,亲吻她的面颊,乳香扑鼻。襁褓里的小家伙那憨态幼稚的笑,抑扬顿挫的哭,小拳头的振臂挥舞,小脚丫的胡乱蹬踹,以及顽皮的恶作剧,对我来说都是歌,都是诗,都是舞,都是画,让人陶醉,招人喜欢。
2008年初,我退休了。买来几本教子手册,每天翻上几页,乐在其中。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一些早教知识,并且有意识地在我的小外孙女身上搞起实验来。
白丁的孩子是属狗的,小名叫“旺旺”。旺旺天赋一般,中等智商,并不十分聪明。白丁主张,把握旺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要教孩子早点学英语。我说:“先让旺旺学好母语,语文是百科之母,智慧之源,千万不能数典忘祖,丢掉她安身立命的根。”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女儿还得听我的。
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我对旺旺的语言训练坚持一个字,那就是“玩”。对幼儿来说,玩是根本,除了睡觉之外,他们的生活就是玩。那么,我是怎样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语言的呢?
——讲故事
旺旺两岁时我就给她讲温馨的小故事。丰富有趣的笑话、生动活泼的童话、富于哲理的寓言、有益智力的谜语、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旺旺都喜欢。这些读物就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小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向孩子微笑。还有那淘气的小流星拖着美丽的长尾巴从空中划过,它们是孩子梦中最美妙的音符。浅近流畅的语言,童趣盎然的插图,精彩生动的内容,为孩子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一本本小人书,就像涓涓细流荡涤着孩子的心灵,伴随她进入甜美的梦乡。把孩子搂在怀里,大声朗诵她喜欢的书籍,效果良好。在大人怀抱中的亲切感,故事内容的魅力,都会使孩子感到读书是一种其乐无穷的事情。
——背童谣
儿童学习语言始于母体,其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最原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接受能力。旺旺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就试着教她背朗朗上口的童谣或儿歌。如《下雨不愁》:“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看外婆》:“过小河,过小河,提着篮子看外婆。篮子装的啥礼物,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旺旺到了两岁半,我教她背《三字经》。《三字经》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概括性强,三字成句,句句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诵。虽然孩子现在不解其义,只能生吞活剥,但我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将来一定能“三千文章百万兵,腹有诗书气自华”。
——逛大街
我教旺旺学语言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因龄施教。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幼儿学习语言,离不开生活。旺旺三岁时,我就经常领她逛街,在溜达的时候教她认字。认对了,或夸奖,或给块巧克力,孩子可高兴了。“这是什么饭店?”“这是东北饺子馆。”“对。你看那招牌上写的字就叫‘东北饺子馆’。”“这是什么商店?”“这是秋林公司。”“对。你看楼上的那四个字就是‘秋林公司’。”一路上,我不断地给旺旺指点那些招牌。这样逛了几次街,旺旺也就把那些大大小小招牌上的字差不多都认识了。
——买东西
旺旺小时候,我常领她去超市购物。她装模作样地拎着一个小篮子,在副食品专柜前转来转去,专挑她喜欢吃的各种食品往篮子里放,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说道:“完达山鲜奶一袋,巧克力饼干两包,娃哈哈果汁三瓶,哈尔滨红肠四根。”一来二去,包装袋上的这些汉字,她就逐渐地认识了,这叫无师自通。认字对小孩儿来说,第一次见面,叫陌路相逢,第二次见面,叫似曾相识,第三次见面,叫一见如故,第四次见面,叫刻骨铭心。多次与汉字接触,渐碰渐熟,这些保留在大脑的痕迹就会巩固起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重新活跃起来,使原来的联系得到恢复,这就是认字的心理基础。
——看电视
旺旺喜欢看适合她口味的电视,尤其喜欢看少儿节目中的动画片和木偶剧,每次10分钟左右。看完了电视,问她动画片的名称,故事的内容,有时让她简单复述几句,这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还能培养她的概括能力。伴随看电视,孩子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月亮为什么会跟人走?”孩子提的问题,往往包含着她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求,包含了她自己的思考、想象和一定的分析、判断。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都耐心地解答,从不敷衍,从不搪塞,也从不自以为是。
——打电话
几天不见面,便通过电话聊上几句,彼此问寒问暖是小事,训练孩子语言学习交际是大事。打听旺旺早晨吃了什么饭,在幼儿园玩了什么游戏,学了什么儿歌,身边小伙伴的表现,或让她背一首新学的古诗,说上一段家里的新鲜事儿。旺旺虽然说得并不连贯,有时还前言不搭后语,但是,听到她在电话里幼稚的声音,尤其是最后那一句“姥爷,再见”,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每打一次电话都是一次语言训练,孩子在唠嗑中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感情,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认字卡
复习认识的字,一秒过一张,这就是我发明的“闪卡识字法”。字形由大到小,字的颜色由红到黑,不断变化,由此激发孩子的认字兴趣。在认字中,把抽象的文字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教“爷”字,我让孩子把识字卡片递给她爷爷,以加深印象。有时,我引导旺旺认一个字,组一个词,再说一句话。比如,“车——汽车——我坐汽车去公园”。这样训练,不是孤立识字,而是把认字同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我还用模仿一些象声词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教“羊”字,告诉孩子羊是“咩咩”叫的。我装大羊,她装小羊,面对面“咩咩”叫,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做游戏
我还经常模仿电视里的人物或动物和旺旺做游戏玩。我当大马,让她骑在我的身上,在地上爬行,旺旺手拿“马鞭子”大声吆喝“驾”,宛如一位小英雄,打了一场胜仗,班师回朝一样,无比威武,无比豪迈。有一次,她看完了电视,打开了她妈妈的立柜,掏出两块白纱巾,一块系在头上,一块披在身上,以床为舞台,又唱又扭,演起了“白雪公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记得她是这样报幕的:“我叫王小白,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幼儿园小二班,今年三岁了,我演出的节目是‘白雪公主’,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我是她的粉丝,使劲为她鼓掌,为她呐喊。演出结束时,又给她献了一束鲜花。这时候,我激动得不可控制,将旺旺抛向空中,祝贺她演出成功。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就这样的人。
——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是个好课堂,草原、山岳、森林、江河、湖海,都是一个个知识的宝库,奇花异草,鸟兽鱼虫,都会使孩子充满诗一样的情趣。旺旺的爷爷就住在苇河的大山里,有一年“十一”长假,我带着旺旺去一趟苇河,在亲家那里住了几天。山里的那几天,旺旺的活动正像南宋诗人范成大曾经写过一首诗那样: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旺旺不仅学到了不少动植物知识,也学到了不少有关农活方面的词语。比如:簸箕、笸箩、扫帚、筛子、铁锹、耙子等。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经过近两年的训练,旺旺从“吃书”到“撕书”,从“撕书”到“扔书”,从“扔书”到“听书”,从“听书”到“看书”,她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认识了不少汉字,这就为她将来进一步学习母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晃,旺旺已经读高三了,明年将参加高考,欲知实验效果如何,且看来年她的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