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读傅东缨先生的书

(2022-09-25 15:58:11)
标签:

白金声

分类: 朋友茶座

1992年寒假前,学校图书室进了一批书,闻讯后,我选了《泛舟诲海》,先睹为快。

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傅东缨先生,与赵本山同乡。龙首山下有小品王,莲花湖畔有写书人。我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更喜欢读傅东缨先生的书,因为他是“大教育文学第一人”。

在《泛舟诲海》中,他自谓:“日里,耘教育园圃,如驾辕之马;夜深,拉笔耕犁铧,似奋蹄的牛。”好一个“马”与“牛”,在中国文化中,马寓意激情奔放,牛象征吃苦耐劳,傅东缨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1968年,他告别了母校辽宁师范大学,背着简单行囊,扛着沉沉一箱子书,来到辽北一所山村中学,“诲海”泛舟,辛勤耕作,孜孜以求,一干就是11个冬夏。1979年,他被调到地区教育局,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教育百花园里,流连着,采撷着,酿造着。寒来暑往,在业余时间里,听课,足有千数节;和教坛同仁商谈,亦有千余人;向天南地北名师、专家、学者投书请教不下千余封。1992年,45万字的《泛舟诲海》终于面世了。

作家韩作黎在序中说:“这是一部可见作者匠心独运、笔法奇特的教育文学书。全书围绕如何当好一名教师,用散文体裁,全方位地分析、生动地描述了教师应具有的素质、风采、心态、课堂教学艺术、课外活动秘门,以及教育之道、教育的科学艺术性、如何成为教育专家,等等。它把教育学、心理学中的诸多内容和问题都形象化了,把教育史、教学论中的诸多的内容和问题都艺术化了。全书力戒枯燥、刻板的教训,繁琐、无味的说理,而是把教育、教学的观念、经验、功力等深刻而独到的见地渗透在一串串故事、场景、活动里,融入如诗如画的描绘里,寓理于事,寓情于境,从中揭示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体现出耐人寻味的哲理。”展卷细读,圈点勾记,咀嚼品味,的确如此。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教育诗》,我爱不释手。

说来也巧,1998年暑假,我去北京参加教研活动,地点在北太平庄。休息时,我逛教育科学出版社书店,无意中发现一本厚厚的书,书名为《圣园之魂》,作者署名东缨。翻开一看,这不就是傅东缨先生的鸿篇大作吗?买!我慷慨解囊,到收银处交了46元。

《圣园之魂》是“教坛史记”,此书立足于中外管理的宏观背景,广泛地扫描管理的最新创造,全方位多侧面广角度地描画了中小学管理艺术的靓丽风景线,探索了中国教坛的管理之路,讴歌了数百位校长的风格、个性、韬略、追求和风采,系统地构建了形象化的校长学、艺术化的管理学。

称教育为“圣园”,已将教育塑造灵魂和国家未来的神圣使命高度凝练出来了,把校长称之“圣园之魂”,是再确当不过的命题了。这是作者理性的抽象,艺性的妙绘。在教育现实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一所学校因有一位好的校长而迅速崛起,也因有一位庸庸之辈而日落千丈。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008年,我退休了,同时也学会了网购。

大约年尾,我在当当图书网上买到了《播种辉煌》,这是我手中第三本傅东缨先生的书。如果说《泛舟诲海》是给中小学教师唱的颂歌,《圣园之魂》是为中小学校长竖起的丰碑,那么《播种辉煌》则是给教育行政管理者、决策者立的传记。本书上下小一个甲子,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展示并透析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时空。展阅全卷,我被气势恢宏、情思澎湃、笔力遒劲、辞采飞扬给震撼了,我不但看到了一位深沉的教育思想者,也看到了一位热爱教育、对教育事业倾注满怀豪情的教育文学家,他就是傅东缨先生。

从《泛舟诲海》,到《圣园之魂》,再到《播种辉煌》,伴我20余年。这教育三部曲,是史,是论,是诗,堪称一时瑜亮,并世三珠,让我心明眼亮,荡气回肠。待疫情过后,定赴铁岭,拜会先生,当面请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哥周一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