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图书馆报
图书馆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32
  • 关注人气:8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阅读彰显图林责任

(2015-03-27 17:13:14)
标签:

杂谈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所有书业和图书馆从业者几乎都有了“12个字”情结,这12个字就是政府工作报告里写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12个字给书业和图书馆人以鼓舞的同时,也让其感到了责任重大。细品这12个字,需要做的和思考的有很多。
  中国已经是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的大国,然而,经济总量这个“硬实力”上去了,全民文化素养这个“软实力”还与之不相匹配,根源之一就是阅读缺失。“倡导全民阅读”早在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提出过,今年又提出一次,且更是将“建设书香社会”加了进去———这是“建设书香社会”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促使人们进行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对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的认识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两年也是我国经济体量突飞猛进的两年,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更显出文化的相对缺失。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只有齐头并进,才能真正体现国家由内到外的强盛,而现在这种不平衡有待弥补。说到底,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还应该是文化影响力,如果说经济“硬实力”是外功,那么文化“软实力”就是内功,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让一个国家“身心俱健”。同时,以内功修为促进外功提升,即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是反之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进步,这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文化相关行业的从业者都欣喜地看到国家正在高度重视这一点,那么我们又该为此而做些什么呢?又能引发什么样的思考?
  首先,倡导全民阅读的前提必然是有好书可读,即要出版从业者多出精品。与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相对应的是,这两年来出版管理部门也把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放在了每年的品种增长之上。 2013年出书品种增速放缓已说明了这一点,且这一年好书的重印重版品种数的增速也在提升。这正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所指出的,“表明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着力实施图书精品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图书出版单位由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整顿图书出版特别是教辅类图书出版秩序已初见成效”。可以说,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一个重精不重多的出版强国(而非出版大国)的雏形正模糊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将为“倡导全民阅读”的首要条件———有好书可读———打下基础。
  其次,当图书精品日渐丰盛时,还需要让它们有效呈现出来。书店和图书馆就像把好书呈现给读者的介质,当这个介质不发达或者缺失,图书从源头到目的地(读者)就会出现梗阻。放眼当下,这个梗阻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实上,我国不论是书店数量还是图书馆数量都严重不足,当一方面年出书品种40万种,一方面人民群众却不能从足够多的书店、图书馆网点接触到这些书时,问题就产生了:好书不能有效地进入读者眼中;图书品种明明很多,但所散发出的书香浓度不成比例,因为书香被淤积在了有限的书店和图书馆空间内;出版社不良库存日益增多(与前二者脱不开干系)。解决的途径非常简单:增加书店网点的密度,建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形成多极体系)。当网点多了,可资散发书香的介质才能多起来,书香分子才能从容地浸染大众的肌肤,从而形成一种“氛围”。当然,这里所说的增加书店和图书馆网点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借阅的畅通,更是为了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接触”到书,以知道书在我们生活中之不可或缺。
  以上述为基础,以公共图书馆为主力,才能更有效地从事阅读推广工作。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正因应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倡导”上。只有进行有效“倡导”,才能“建设”好,才能让实实在在的书香社会被一砖一瓦构建。自然,对全民阅读的倡导也不是务虚的,它需要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在实践中创造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这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主业”。在“倡导全民阅读”中,公共图书馆是绝对主力,它与图书产品的生产者(出版单位)和发行者(书店)共同构成了书香社会的硬件基础。
  此外,也正像一位资深图书馆从业者所说的那样,在数字化大潮汹涌到来之际,作为公共图书馆“应更加关注阅读的终极目的,保持独立立场”———即坚持将推广纸质阅读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础使命。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建设书香社会”6个字,而书香社会的书香主要是靠书本散发的,只有实体书香充盈的书店和图书馆才能起到文化地标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以超容量的数字存储器。两会结束后,惠州文明网上刊发了一篇署名杨政的文章《建设书香社会还是要多些纸书阅读》,里面说到:“‘建设书香社会’,少了‘书’哪来的‘书香’?”想必这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声音。
(摘自图书馆报第253期 鲁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