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书,我儿时的智慧窗

(2015-01-30 11:00:50)
标签:

杂谈

​ <wbr>书,我儿时的智慧窗  小时候,我对许多事物有着不解之谜,比如,月宫里为什么会有婀娜的身影,还有袅袅的云烟?特别是,同样发光的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一个出现在白天,另一个则挂在夜晚的天边?并且,阳光总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月光却冷辉四溢,给人以凄凉的思念?为什么到了夜晚,萤火虫会发出亮光,到了白天,它却躲藏起来,怎么也看不见?
  心怀好奇,我就拉着母亲一起观察,非要她对此作答。灶台边忙碌的母亲,有些不耐烦,撵我进屋去看书,说,把书读透了,知识会告诉你答案。
  于是,我悄悄地打开二哥的“小书箱”,摸到一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便不吭不响、通宵达旦把它啃了一遍。徜徉在《嫦娥奔月》里,我深深地被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情感所打动,由衷为后羿的英勇之举鼓掌和振奋,也为嫦娥的命运而长长地叹息,同时,不能不被嫦娥的善良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折服。通过阅读神话《嫦娥奔月》,我不仅对神秘的月宫有了无限的向往,对嫦娥的妩媚产生了渴慕,对她寂寞的处境深感怜悯,更多的却是对美丽善良的真正理解,是对英雄行为的认知和敬仰。崇拜英雄,并竖立起心目中的偶像,与故事中的后羿有关。
  我终于明白了,月华之象,之所以散发着冷辉,是因为思亲者的内心,有着挥之不去的孤独和寂寞;而月亮,只能在塑望之间,渴望实现缺满的轮回,平衡或消除人们内心的困惑和迷茫。为此,我喜欢上了李白和杜甫关于明月的诗篇。穿行在月光铺就的诗行里,我会倍加感动,任凭心灵的情愫托付给月亮和苍穹,让情月相融,希望借助月亮来分担忧伤,或者增加欢喜;让月亮的意境驱赶心灵的困顿,增添乐观和信念;但愿深情的月亮,激发我热爱诗歌流连审美,但愿月亮的华美,实现我内心圆满与和谐的愿望……
  一部部神话、一首首诗篇,似一扇扇窗口,透过窗口,我发现了宇宙的精彩。然而,我的目光不甘于停留在这狭窄的窗口上,因为我的内心,还有太多的疑问萦绕着。我又悄悄地将手伸向二哥的“小书箱”,这次,猎到的则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我像发现了金矿,准备一点一点地开采。我埋头在“金矿”里,仿佛被金灿灿的宝藏吸引得欲罢不能。《十万个为什么》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渴望,它针对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却饶有兴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我迫切想知道的。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此书都进行了一一解答。
  《十万个为什么》还解答了我一直不解的自然现象,比如,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海底下是什么颜色?海水为什么发蓝?等等。最让我熨帖舒心的,是一篇题目为《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的文章,原来,萤火虫发光与它尾部的发光器有关,在发光器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发光物质。当空气进入发光器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荧光,进入发光器的空气越多,发出的荧光越亮。由此可知,萤火虫并不是在黑夜发光,只不过这种光亮度不如阳光亮,便以为白天不发光了。这让我对萤火虫和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被此书中许许多多趣味盎然的知识性故事,深深地吸引,它完全符合了我想认知世界的初衷和阅读的渴望。
  至今,被书打开智慧的我,仍愿意借助它,陆续放飞心中无数个梦想,就像中国步入太空的“嫦娥号”,实现了探月的梦想后,仍渴望着,继续实现“中国梦”飞翔的夙愿……
  摘自《图书馆报》第247期,作者:李艳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