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触及历史本质的书

(2015-01-29 14:34:46)
标签:

杂谈

一本触及历史本质的书
书名:《中国国家历史》
作者:刘军主编
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定价:42.00元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浙江省历史教研组赠送的一本书——《中国国家历史》。翻到里面,我看到了许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章内容亦古今中外皆有涉足,不禁略有欣喜。
  我首先挑选了其中的一篇“陪都战时生活:一些可能曾被忽略的侧面”。这样的篇名就很吸引人,阅读也犹如探宝一般,富有挑战性。的确,对于二战时期的中国,我还是了解得太少,中国八年抗战,陪都重庆到底经历了何种打击?战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所谓“经济决定政治”,看来在任何年代,任何地区都是适用的,战时陪都——重庆,同样也是如此。
  “保障美军供应成为难于承受之重”,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信息。有时候,得与失,弊与利,完全可能在微妙之间相互转换。历史就像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而往事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
  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为什么开始落后,并最终沦落到挨打和任人宰割的地步?这是我一直以来追问的问题。我想除了清庭的腐败、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八国联军的侵扰,应该还有一些更深层次、不为人知的东西隐藏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看了此书的一篇名为“日本兰学”的文章,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日本人有好学精神,这是我们这个华夏民族在当时所欠缺的。尽管康熙帝本人非常好学,还经常请一些洋人来讲学和教授科学知识,可是他没有能力改变当时国人普遍的愚昧无知,没办法改变当时中国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模式。中国国民对先进的知识是存怀疑和排斥的,而日本国民普遍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则是令人敬畏的。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幕府将军对兰学的推动作用,但他们上有好者下则效之的做法是我们没有的。这也正是中国在遭受外辱后,并不能够自强;而日本在遭受侵扰后会迅速反思学习,继而快速崛起的原因所在。最终中国海军在甲午海战中被日军全歼,这其实并不是历史的偶然,相反,它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落后就要挨打”这段惨痛历史换来的深刻教训,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怎能不加以汲取?所以,我们在痛恨日本军国主义的同时,决不能盲目排斥别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或许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一点现实感悟。
  摘自图书馆报,第246期(作者:浙江省长兴中学图书馆 罗秉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