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不是什么著名青年作家,也不算什么知名出版人,人生算不上成功,热爱文学创作,热爱图书出版,正努力经营着自己小小的幸福。十年来,从兴化到上海,从上海来北京,一路漂泊,一路奋斗。一直没放弃,永远都不会放弃。经历过很多,不矫情、不造作。一直坚信:生活如此荒诞,已是最好的台本。
已出版作品:《再见,上海》《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时光到此为止》;主要策划作品:《理想丰满》《双生》《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创建图书品牌:优阅吧、纸上偶像剧、最佳译文。
□本报记者 新月
无数人在听到一草的名字时都把他想象成一个颇有姿色的文艺女青年,可等到见面的时候,对方却感慨:天啦,你就是一草,我还以为是个女人呢。一草说:“通常他们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激动,仿佛我不是一个女人已经深深伤害了他们。坦白说,往往这个时候我都会很崩溃,而且很伤自尊,可是,我心地很善良,特别不愿意看到朋友们失望,尤其是因为我失望。因此,这个时候,我都会特愧疚地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
虽然一草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但一草还是为这个跟随了自己十几年的笔名而自豪。因为一草觉得:人生根本,一草一木。他就是一草,是一个草根,不管未来的人生多么有成就,他也要坚持做一个草根代言人。
1997年,一草17岁,非常叛逆,极度自负却又极度自卑,17岁的他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将会很牛,可种种现实表明,一草和他身边的那些同学们相比没有任何优势,这让他很郁闷,人在郁闷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有人杀人放火,有人抢劫越货。一草说:“我没那么生猛,于是我选择了写作,用文字来表达我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发表一篇散文,因为那样我们学校的文学社里就会有很多女孩喜欢我了。”
大学时,因为学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因此一草开始抵制大学,甚至想退学,那时候的一草自卑至极,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甚至连是否能顺利毕业都心生怀疑。所以一草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图书馆里,他每天都躲在里面看书,累了就看看看书的姑娘,并且觉得这样的人生其实也不错。“只是本来我每天是八个小时看书,一个小时看姑娘,可是慢慢就变成了八个小时看姑娘,一个小时看书,所以慢慢地我方圆五米之内就没姑娘了。”一草笑言。
其实一草的创作不仅仅源于阅读,还与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关。大学期间,一草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轻、貌美、时尚多金的女孩,并且这个女孩还特别认真地对他说:“一草,我很欣赏你,我要你做我的男朋友好不好?”终于,在即将毕业之时,一草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他感谢女友给了他梦寐以求的爱的感觉,感谢女友让他体会了初恋的滋味。“虽然后来她离开我的时候比追求我的时候还要残忍、还要坚定不移,但发生的都没法改变。于是我把我们的故事写了下来,写成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年少》,也正因为这本书,让我在毕业后那段一无所有的岁月里没有被饿死。”
说到这儿,大家一定认为一草会就此走上文学的康庄大道,然而事与愿违,一草热爱的文学并没有让他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反而是他轻视的机电专业让他获得了一个在药厂做工的机会,但是一草根本不会修机器,他除了打字超快,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以外,其他什么都不会,于是一草处处被冷落、被排挤。不过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人生信条的一草,很快就在新的工作中找到了人生乐趣,那就是给工厂女工们讲故事。
一草说:“药厂有很多女工都很喜欢我,因为我每天都会给她们讲故事。”于是,一草开始了白天讲故事,晚上写小说的日子。“记得夏天的晚上,我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汗水顺着我的脖子一滴一滴打在键盘上,偌大的工厂就我一个人,别人都笑我傻,但我觉得无比幸福,生活中我是如此渺小卑微,只有写作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强大如超人,富有如国王,我像上帝一样来安排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采访时,一草说:“请原谅我把过去的生活说得冗长乏味,但是正因为有过往的这些经历,我今天才会成为作家一草。”为了完成自己的文学梦想,一草来到了北京,从一个见习编辑做起,“现在的我能够将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结合起来,我感觉非常幸福,我想这辈子我都会和文化死磕,以图书为原点,在影视等大文化范畴内积极尝试,同时拓展自己的文学品牌,我的终极梦想是做一个能够推动大众文化前进的人。”
如今一草已经出版了七八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都是以描写底层小市民的生活为主,一草的文字幽默、风趣,笑中带泪,一草说他会把这种风格继续下去,因为他是草根代言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