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亘为比赛中获奖的小朋友送上奖品
□游亘(重庆图书馆报刊资料中心)
每一种杂志都能带给大家不同的生活领悟,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请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我和杂志的故事……
2010年2月22日,我通过选岗来到了重庆图书馆报刊资料中心过刊编目室工作。本来以为通过努力学好过刊编目的专业知识即可胜任这个岗位,谁知通过和领导的谈话,我才了解到原来这个岗位还有宣传期刊,向广大读者推荐期刊的职能。这可把我这个“新兵”愁坏了,到底怎样才能宣传好这么多的期刊?如何才能让读者了解并能读到更多的期刊呢?
恰巧此时,我们的部门主任正在策划一个推广期刊的活动,于是一个活动策划小组也由此成立。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虽然大家提出了很多的方案,但好的方案却很少。通过总结,活动策划小组提出了第一个方案——赠刊活动,这个活动主要就是将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过刊、现刊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把它们送到有这方面需求的单位或者集体,这个方案的特点就是简单易操作,加上我们以前有过赠刊的经验,所以这类活动操作起来会比较顺利。但随后问题也出现了,赠刊活动究竟能达到多少实际效果,能有多长的持续性?最重要的还是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因为一个活动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了这个活动的成效,扩大了影响力,增加了持续性,这才能够真正达到推广期刊,让更多读者了解期刊的作用。所以,最后我们还是放弃了赠刊活动的方案,着手策划一个既有影响力,又有持续性,还有与读者互动参与性的系列活动,不久,“杂志有约”系列活动便应运而生了。
“杂志有约”是重庆图书馆报刊资料中心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将它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延伸服务,发掘一批优秀杂志,为读者开启不一样的阅读方式。而推荐的期刊范围,经过几次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选择重庆的本土期刊,原因有三:首先,图书馆本身就有保存本地期刊的职能;其次,本地杂志社联系更方便,参与更直接;最后,广大读者对本地期刊虽然都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却十分有限。由于以上的原因,重庆本地期刊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我们的首选。
“杂志有约”的活动形式,是我们结合期刊内容特色策划出集推广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系列活动,让广大读者与重庆本地期刊零距离接触,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引领大众健康生活,倡导优质文化,打造出一个重庆本土杂志的宣传平台,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熟悉并喜爱属于这座城市的杂志。
说做就做,“杂志有约”系列活动便在大家的努力和领导的期许下拉开了帷幕:
我们第一期的活动主题是“手工美化生活 创意点亮人生”,我们向读者推荐了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手工艺类刊物——《中华手工》。活动围绕“秀”“赏”“聊”这三个字来展开:秀精致手工作品;赏手工达人与民间工艺大师现场表演;聊手工心得。
作为“杂志有约”系列主题活动的第一期,大家都非常重视,策划小组和报刊资料中心的全体同事通力合作,该活动从2010年4月23日到5月29日持续了一月有余,来自全国各地的手工爱好者都踊跃报名,交送手工作品58件,网上、现场留言参加现场活动的读者达3200多人次。5月23日的启动暨颁奖仪式和5月29日的现场手工活动更是高潮迭起,第一次参与组织这种活动的我也不敢掉以轻心,道具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场地也提前一天布置完毕。
活动第一天,早上9点半,软陶泥和不织布比赛的现场报名就开始了,十几分钟的工夫参赛名额全满。参加比赛的有几岁的小朋友,也有六十多岁的爷爷,还有不少青少年及白领,可谓是全民手工。在比赛的同时,还有民间工艺大师和手工达人的展演,比赛之后的沙龙更是让民间工艺大师与创意手工达人进行了智慧的碰撞。此次活动,既推动了重庆创意文化的发展,又引领了低碳、环保的现代都市生活方式。欢乐的氛围也为这第一次“约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和每一个参与的同事都被幸福的成就感包围着。这次活动也成功打响了“杂志有约”系列活动的第一炮。
2010年至2011年两年间,“杂志有约”通过与本地杂志社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已成功举办了“手工美化生活 创意点亮人生”“定格的记忆——家庭照片全城征集活动”“重拾记忆中的重庆城”“开学总动员 向快乐出发”四期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由于该活动的创新理念、丰富内涵和热烈反响,我们荣获了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优秀案例三等奖,成为了全国图书馆界创新服务案例的标兵。
虽然每一次的活动我们都要付出很多,但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看到小朋友们纯真的笑容、听到爷爷奶奶真诚的赞许、得到广大读者充分的肯定,我渐渐寻找到了活动带给我的那一份快乐,并为我能作为“杂志有约”活动的一分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深感荣幸。同时,我也会带着我和杂志的那份约定,更坚定、更快乐地一直走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