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当欲推阅读器之现象背后

(2012-03-13 17:25:43)
标签:

亚马逊

当当

电子书阅读器

中国出版集团

汉王

文化

分类: 数字·出版
本报记者 江水

    当当大举上线电子书后,又发话要推出阅读器,这个消息令人感到既不意外又有些茫然,且为当当“担忧”。

    当前国内市场上的阅读器不少了,中国出版集团有大佳阅读器,盛大文学(云中书城)有Bambook(锦书),汉王科技的汉王阅读器更是知名,等等。以上所举还是耳熟能详的几个,别忘了亚马逊的Kindle眼看着还要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种类的阅读器给读者带来的恐怕不只是福音,还有选择上的茫然。而且若细分析的话,还会发现像当当这种角色的电商,推出电子书阅读器也许是把双刃剑。虽朝向自己的那一侧刃还是隐性的且杀伤力不大,但确实存在。

    先不说阅读器这种功能单一化设备在国内的市场前景并不被看好,只说想选择它的读者在面临什么。打个比方就清楚了,电子书阅读器好有一比,比如电视。如果把“阅读”的概念放大,那么电视也是一种阅读器。电视这种阅读器与电子书阅读器在国内都是品牌众多,但读者选择电视这种阅读器没什么可困惑的。性价比与阅读体验效果,读者考虑这两方面因素即可,因为节目内容都是相通的(兼容)。电子书阅读器就不是了,读者在选择时既要考虑中国出版集团、云中书城、汉王书城、当当网上的电子书内容哪家更合己意,又要考虑大佳阅读器、Bambook、汉王阅读器及未来的当当阅读器哪个的阅读体验更佳。须知电子书要想从纸质书领域抢一杯羹,价格优势是诚然的,但阅读体验的重要性丝毫不比价格因素小。也就是说,谁都知道生活中有一大痛苦是选择,现在电子书阅读器的潜在购买者却要面临二元选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类品牌阅读器之间难以对内容进行有效兼容。即便有兼容也是有限的、不便捷的,先不说它。直白点讲,你因诱惑于汉王阅读器的阅读体验效果而买下它时,只好对同样有诱惑力的云中书城的海量原创网络文学资源割爱了,除非你再买下Bambook。那么,当当上的10万种电子书呢,中国出版集团旗下那么多社的人文类图书资源呢,吸引力也极大,但你不可能在包里装4个阅读器出门。这样的尴尬,电视用户永远也不会遇到。忘了说了,还有Kindle和与之对应的亚马逊书城,读者传媒公司也有自己的阅读器……面对于此,读者痛苦是必然的。

    电子书阅读器青睐者肯定都“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分别掌握众多电子书资源的大佬们达成共识,把属于自己的电子书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下,让任何品牌的阅读器都可直通。届时,中国出版集团、盛大文学、汉王书城、当当网、读者传媒以其手中的电子书资源变身为若干个“频道”,就像电视。当然,各个频道中的内容有些是免费的,有些要收费。读者选择时,就像在苏宁电器选购电视和手机,不用想太多。把各个阵营的电子书整合于一个平台,阅读器交给制造商,就像电视台与电视机制造商是两回事一样。但这梦想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太有难度,要不怎么说是梦想呢。且其中头绪杂乱,比如一本电子书会同时存在于汉王书城和当当网,收费自有高低,明摆着在促生价格战……不管怎么看,梦想都似没有实现的可能,但一步步向它靠近总能做到吧。卖电子书的卖的就应该是内容,阅读器只是阅读媒介,别让两条线之间产生剪不断的瓜葛。

    而且,像当当这样的电子书分销商做阅读器(没听说京东也要做)的话,也有双刃剑功效,这在亚马逊身上已显现出来。按照正常思维,当电子书资源达到足够规模后会顺理成章推出阅读器(当然汉王最初是反着走)。然而,这给电子书内容提供者(出版商)提供了制约电商的机会。因为一旦推出阅读器后,手头必须有足够多的电子书跟上才行,否则这两个环节的配合就不妙了。现在当当是纯卖电子书,加上阅读器后,已成为一条“产业链”(即便链上只有两个环)。电子书资源和阅读器像拴在一条链上的蚂蚱,哪只蚂蚱遇到不测,影响的都不只是自身。就像亚马逊,在美国出版商的要求下不得不限定很多电子书的售价,不得打折销售以损失图书形象。亚马逊不好不听,一旦出版商不给你提供电子书,货架上的资源少了,Kindle存在的价值也会打折扣。在国内,电子书定价还没有统一标准。虽说定价由出版社和分销商协商解决,并也会设定底线,但一旦当当、京东这类大鳄犯起“浑”来,想必出版社hold不住。在当当电子书刚推出之际,就曾冒出过价格战的火苗。即使有勇敢的出版社为此不给当当提供电子书,当当的电子书种类下降,但损失总还是一元的。一旦有了阅读器,损失就是二元的,连带阅读器的存在价值也受损。一家出版社不陪当当玩儿,当当可能无所谓。一旦积少成多,读者在质疑当当“数字馆”(电子书销售频道)经营能力的同时,还会担忧当初买下的当当阅读器会不会变成“鸡肋”。

    其实当当卖电子书多少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在乎的是市场份额。当当2011年净亏损2个亿,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当当连眼前的利润也不在乎,打价格战的欲望就不会消失。目前,当当的“数字馆”中5元以下的电子书很多,最低低至2元,其中还有新书好书。电子书售价低,会对纸质书销售造成冲击,对图书的文化内涵造成损害,并给出版社和读者内心造成不平衡。因此电子书内容提供方出版社应该硬一点,适当逼当当提高售价,并掐灭当当打价格战的欲望。什么时候开始硬?等当当高调推出阅读器之后,当当对可能造成的二元损失不会不动容吧。虽然眼下国内出版社还无力在纸质书售价上对当当说三道四,因为纸质书毕竟是出版社存活之本,但电子书收益是小头,完全可拿来作斗争,就像美国出版商制约亚马逊那样。未来,若国内出版社能在电子书售价上让当当听话,在纸质书售价上当当还会肆无忌惮吗?总会收敛一下。

   (以上分析还处于理论层面,阅读器的双刃剑功效有没有或者有多大——姑妄言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