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普通馆员的台湾图书馆之行

(2012-02-28 15:07:10)
标签:

公共图书馆

台湾地区

数字图书馆

台中市

分馆

文化

分类: 海外·馆情
一个普通馆员的台湾图书馆之行

一个普通馆员的台湾图书馆之行

一个普通馆员的台湾图书馆之行

一个普通馆员的台湾图书馆之行

一个普通馆员的台湾图书馆之行

胡芳

    不久前,我随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代表团赴台,开始了为期6天的台湾公共图书馆之旅。6天里,我们先后走访了台北市图书馆总馆、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台中市图书馆、埔里镇图书馆、高雄市图书馆文学馆、高雄市图书馆左新分馆等7所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虽不至用“饕餮大餐”来形容我的所见所闻,但此次台湾之行还是让我感触颇深。

    北投分馆的“绿建筑”

    来台之前我已对台北市图书馆有一些了解,对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印象很深,知道它被称为“绿建筑”。当看到这座“传说”中的“绿建筑”时,我更加羡慕这里的读者,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阅读、休憩,实在令人神往。

    北投分馆是唯一获得台湾地区颁发的“绿建筑”钻石奖的图书馆。从建筑外观到内部水电系统,从内部区域布置到屋顶生态系统,无不体现“节能、生态、减废、健康”的环保理念。图书馆整体结构为木结构,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既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又能听到潺潺的水声和细微的鸟叫虫鸣,无比惬意。屋顶设有太阳能板、植被、蓄水系统等,整个系统不仅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还起到了蓄电、蓄水的作用。据馆内志工介绍,整个馆内所有卫生间使用的水(洗手用水除外)都是来自屋顶的蓄水系统,而屋顶的太阳能蓄电系统也为图书馆提供了必要的电能。

    参观中我进一步了解到,“绿建筑”并不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节能、生态、减废、健康”那么简单,台湾地区有一套严格的“绿建筑”评价体系,从选址到建成开放的全过程都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被称为“绿建筑”,而要得到“绿建筑”的最高荣誉“钻石奖”更是不容易。在感叹这座“绿建筑”的神奇之时,我更被台北市图书馆人勇于尝试新事物的精神所感动。“环保”“创意建筑”这些名词对于图书馆而言不再是“纸上谈兵”,它已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图书馆建筑与图书馆服务之中。令我感叹的不仅仅是“绿建筑”本身,更是对图书馆也能引领潮流的叹服。

    强调互动的“数字服务”

    了解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成果,是这次台湾图书馆之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台湾地区的图书馆也在进行区域范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台中市图书馆负责台湾地区数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任务。当我们来到台中市图书馆老馆,很难把眼前的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联系起来,但当你进入台中市图书馆的“数字体验区”亲身体验之后,你就会对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充满向往。

    台中市图书馆将引导读者使用馆藏与互动体验程序开发相结合,目前已有多款互动体验程序研发成功。“数字体验区”强调的是“互动”,在这里,无论你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娱乐中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台中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在新建的数字图书馆中,这种互动体验将被升级,互动性将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未来数字图书馆的演示中,我提前感受到了那份新奇:比如你刚踏入图书馆,通过芯片卡,图书馆就能通过分析你的借阅史,立即向你推荐你有可能感兴趣的图书、文献资料或馆内活动等;小朋友们可以身临其境走进童话故事里,让故事情节随着你的喜好和想法发展下去,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童话故事……这样新奇而独特的互动体验别说是孩子,就连大人也跃跃欲试。

    台湾的数字图书馆不仅让我看到了“台湾地区数字图书馆注册用户已达四万多人,台湾地区514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分享数字资源”、“电子图书实现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终端在线阅读和借阅”等我们同样在努力着的“数字服务”,更让我看到了内地还不曾关注到的“体验式数字服务”。“数字服务”也许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呆板、枯燥,它可以更加温情、绚烂。如果通过“数字服务”让孩子们爱上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忠实用户,我们还需要担心图书馆的消亡吗?

    精美的“图书馆创意商品”

    在台北市图书馆举行的“2011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服务研讨会”上,台湾地区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雯玲在向我们介绍“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的创新服务时提到了“图书馆创意商品”。该馆近年来通过开发本馆馆藏,先后制作了三个系列的“创意商品”,有借书证、T恤、书签、马克杯、卷宗夹、笔记本、名信片、名片夹、笔袋、茶具组合等。这些商品的设计者大都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这让我倍感欣喜。

    说到“图书馆创意商品”,其实很多国内外的图书馆都在尝试,我觉得带有本馆特色的图书馆商品最令人欣喜的不是它的外形或者艺术价值,应该是它所传达出的该图书馆的文化。创意商品是宣传图书馆理念和单位文化的绝佳途径。如果一个图书馆的创意商品成为游人争相购买收藏的旅游纪念品,那么这个图书馆的知名度、美誉度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专业的“志愿者队伍”

    台湾地区的“志愿者”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台湾,“志愿者”被称为“志工”或是“义工”,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志工”几乎无处不在。记得高雄市图书馆的一个分馆,全馆只有2名正式工作人员,其他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都是志工,这些志工所表现出的专业化、职业化令我们所有参观人员都感叹不已。我也从台湾同仁那里了解到一些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志工队伍的情况。申请到图书馆来做志工的人员,必须是已取得志工资格的人,图书馆对这些志工还要进行培训,从而让这些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目前,台湾地区对中小学生、大学生也有义务服务满一定时间方可结业的要求,因此学生也是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志工队伍中一支不小的力量。在参观中我发现,在图书馆或博物馆工作的志工中有很多是退休教师,他们本身的高素质也使得图书馆、博物馆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有了保障。

    台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支强大的志工队伍与当地的志工体系建设有关,与图书馆和志工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密不可分。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为志工提供了很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在图书馆的许多岗位上都能见到志工的身影。在工作之余,志工们还能免费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种培训或活动,志工在服务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种双赢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把“志愿者”当成临时工,只让他们摆摆书、引引路,这只会让“志愿者”对图书馆工作产生片面的理解,而丧失了为图书馆服务的热情。相比之下,我们在合理运用“志愿者”队伍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短短6天的台湾之行充实而快乐,我收获了很多,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促进;结识了众多两岸同仁,与他们成为朋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许不那么深刻,但这就是一个普通馆员台湾图书馆之行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