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图书馆内占座的同学竟用上了玩具熊,谁还好意思跟可爱的小熊抢座呢?
□本报记者 解慧
岁末年初,对于学生而言,各种考试不期而至,这些考场上的“战士”们不得不英勇“抗战”,为图书馆占座斗智斗勇。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微博上发出一条就占座问题所制定的“图书馆试行防占位管理的通知”。此条微博一经发出,便得到广泛评论与转发。通知规定:“离座时间超过30分钟,该座位可供其他读者使用;读者如遇到有物品而无人就坐的座位,可去找图书馆五楼现刊借阅室的工作人员打印该座位的小票,记录座位号和入座时间,如果原坐者30分钟还未回来,读者可将其物品堆放在阅览桌中间,如果原坐者在打印小票后回来,座位归原者使用。”
针对此通知,大部分同学持同意意见。但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疑问:中午吃饭怎么办?打票程序很麻烦,而且如果原坐者30分钟内回来,又得重新寻找座位,太浪费时间了。有人认为,这一制度很贴心,大家以后到图书馆看书、自习都会很舒心。还有人认为,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员真不错,麻烦了自己,幸福了看书的学子。也有人认为,这项制度太费事,还是宁可早起去排队,或者直接去其他地方自习。还有人认为,这个方法比起之前图书馆制定的管理办法好多了,也希望可以有更多图书馆一起参与。但是有一些同学不好意思挪动别人的东西,所以建议那些不在图书馆的同学们在离开时贴一张便条,注明回来的时间,以便其他同学使用座位。
其实,高校图书馆的占座问题并非一日之事。只要谈到图书馆,占座问题就在其中。日前,暨南大学图书馆也发出了“期末阅览座位管理通知”,其中一条是每日非定时清理阅览座位,在不定时巡查时,一旦发现占座现象,则将占座物品移至阅览座位桌脚,以便其他同学使用。看来,图书馆占座问题是许多高校馆都在积极处理的事情。
据了解,在一些图书馆制定图书馆占座的相关管理规定后,占座现象仍未减少。究其原因,每当期末考试临近,学生们都需要图书馆这样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近几年,随着高校考研大军数量的增加,图书馆自习室的压力也愈来愈大。
去图书馆占座,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一般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开放时间是早上7点钟,有的学生早晨不到7点就去图书馆排队占座,7点30分以后座位就被占光了,8点以后想找座位已经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直到晚上9点半后才有同学离开,就连周末也是如此。各种考试用书也堆满了座位,随处可见,成了图书馆一道独特的风景。
说到占座,同学们也各有奇招。最常见的是用书本、书包、水瓶之类的物品占座,甚至有的同学把图书馆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宿舍”,水杯、茶叶、奶粉、墨水、坐垫、毛巾、面巾纸等一应俱全。近日,笔者在一个网上的帖子上看到,竟然有人用两个橘子占座,这让前来图书馆自习的同学哭笑不得,又想坐下、又不能坐下,大学生竟让两个橘子给难住了。占座的方式可以说是千奇百态。
除此之外,占座也是一门艺术。越是新人就越是占座的“菜鸟”。大一新生想和师姐、师哥们抢座,完胜的几率是小之又小。有经验的同学会将自己周围的4、5个座位都放上书,以备自己和自己的同学不时之需。有的时候,并非人占座,而是书占座。正所谓来得巧,不如占得早。伴随着唰唰的翻书声,很多同学只能在角落里叹息放着书的空座位。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选择了图书馆作为自己学习、迎接考试的阵地呢?图书馆是学风最浓厚的地方,这么多“战友”在一起,感觉自己斗志很昂扬,也便于及时讨论并解决问题。这里很安静、舒适,又有开水供应,也不像在教室会因为上课或开会而受到影响。还有同学说,如果教室可以在平时“舍得”将空调打开,图书馆也不会这么拥挤。
一个人的无限自由就等于其他人都没有自由,高校图书馆的占座问题如果不严格管理,就真成了没有自由。很多高校图书馆针对占座问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而作为学生也应该自觉构建和谐读书环境,力争做到,拿书走人,不带走一片云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