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磊/编译
曹磊/编译
    日本的“读书周”活动在“二战”前就已经开始了。受军国主义的影响,“二战”期间该活动遭到了禁止。“二战”后,随着民主化社会的到来,出版界、图书馆界和新闻媒体等文化团体共同推动了“读书周”活动的复兴。近年来,日本的“读书周”活动已经扩展为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的“读书周”和4月底至5月初的“儿童读书周”两大板块,同时还形成了承担“读书周”策划、组织活动的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读书周”活动的发展,反映了战后日本国民阅读运动发展的总体趋势,即由节日向全年延伸、由地区向全国扩展、由分散组织到统一安排。
    “读书周”的战前历史
    “读书周”战前的历史是从1924年开始的。关东大地震的第二年,日本图书馆协会启动了“读书周”活动。11月17日到23日的一周内,日本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种以倡导读书、普及图书文化和推荐优秀图书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出版界的各个团体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组织共同推动“读书周”活动的态势。
    1933年,该活动改名为“图书馆周”,继续保持着和出版界的密切联系,同时开始了“图书节”的计划。当时出版界的权威团体是“东京出版协会”。在其25年的历史中,该协会一直“赞颂图书的功绩,虔诚地向图书感恩,期望提高世人对图书和读书的自觉性,使世人亲近优秀的图书,振兴尊重优秀图书的良好风尚”。同年的11月1日,在当时东京商科大学的一桥讲堂,举行了庄严的“图书节”仪式。文部大臣鸠山一郎到场致辞,上田万年博士作了演讲。以后,“图书节”确确实实如同过节一般地开展了起来。
    1938年,此前一年发生了“七七事变”,日本的读书活动也受到了影响。11月10日被改为所谓“复兴国民精神”的“诏书焕发纪念日”,呼应了政府的“国民精神复兴周”。“图书馆周”这一名称在1939年被文部省发布命令废止,不再使用。不过该活动的名称又变为“读书普及运动”,在11月8日到12日的五天内继续开展。随着时局的不断紧张,上述两项活动在1939年都被打上了终止符。
    全新的“读书周”计划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的战败而告终。日本的主要城市成为了一片焦土,国土被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所占领。在建筑、用纸和器材等极度缺乏的恶劣条件中,代表着自由思想的出版界开始了行动——关心一般的读书活动,此外,由于层层积累的各种禁忌的解除,各类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因此,以再造全新的日本为目标,“文化国家的建设”使民心一致了起来。
    栗田确也(栗田书店经理)积极地向当时的日本出版协会会长石井满提出了再次举办“读书周”这一文化活动的建议。作为回应,从占领军国民信息教育局的出版顾问弗里德里克·梅彻那里得到了美国举办“儿童图书周”(11月16日开始的一周内)的启发,于是全新的“读书周”计划就这样诞生了。
    1947年,以日本出版协会等出版组织为中坚力量,日本图书馆协会,代理公司和书店流通组织,还有新闻和文化相关团体共三十余家团体参与,成立了“读书周执行委员会”。在当年11月17日开始的一周时间内,东京、大阪、京都、札幌、长野、名古屋和福冈等地举行了活动。在东京,以朝日新闻社、大日本印刷、凸版印刷和三菱造纸等为后援力量,举办了设有五个分会场的“出版文化博览会”。1948年的第二次“读书周”活动,收集到了众多认为“一周时间太短了”的回音。于是,该活动就延长为每年以11月3日的“文化日”为中心的两周时间(10月27日到11月9日),一直延续到现在。
    “读书周”的扩展和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
    在这之后,每年的“读书周”不断向日本全国扩展,各地自主规划各种各样的不同活动。为了配合“读书周”活动,每日新闻社开展了“每日出版文化奖”(1947年创始)、“读书舆论调查”(1948年创始)等读书促进活动。1950年,学校图书馆协议会建立。在该协会的倡议之下,1953年创办了“全国青少年读书感想征文大赛”。
    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日本社会逐渐意识到,读书活动不应该是每年仅仅举行一次的活动,而应是全年进行、长期推动读书普及的一项活动。在这种思潮不断高涨的情况下,1959年11月,继续履行“读书周执行委员会”职能的“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正式成立了。
    日本全国各地的读书推进活动,由不同的主体纷纷开展。为了广泛传播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的主旨,该协会计划在全国的各都道府县都成立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这项呼吁主要由日本图书馆协会发出,目前以县立图书馆为中心,全国42个都道府县都成立了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全国)在1965年成为了社团法人,由文部省主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