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图书馆报
图书馆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32
  • 关注人气:8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芝加哥有个“草根”图书馆

(2011-12-23 19:40:08)
标签:

芝加哥

图书馆

内部运动

科幻小说

内尔·泰勒女士

文化

分类: 海外·馆情
芝加哥有个“草根”图书馆

李忠东/编译

    2011年11月5日下午,一群志愿者正在美国芝加哥市的洪堡公园为他们读写图书馆的新家忙碌地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对于芝加哥这个大众化印刷资料馆藏最多的“草根”图书馆来说,这是第6次搬家。

    “在经历了所有的痛苦和磨难之后,我们终于如愿以偿,有了立足之地。”读写图书馆常务董事内尔·泰勒女士感叹道。自从2006年开办以来,它就像一个长期“难民”,到处“流浪”,在几经辗转后好不容易于11月11日正式重新开放。指着静静耸立在加利福尼亚大道上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黄色砖砌两层楼房,泰勒女士高兴地说,她深信读写图书馆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2011年,泰勒女士认为图书馆需要一个新名字,以便更加准确地体现出服务社区和联系社会底层的使命,于是原来的芝加哥地下图书馆变成了现在的芝加哥读写图书馆。它完全靠捐赠资助,由志愿者经营管理。芝加哥读写图书馆摒弃了传统的馆藏选择,采用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广泛收集芝加哥地区各种类型和所有流派的书籍、杂志、科幻小说,及阔幅说明书、报纸、美术书和其他印刷品。无论是大学出版社的图书报刊,还是艺术家的手绘作品,甚至连13岁孩子创办的科幻小说杂志,都统统加以收集。对这种不同于一般图书馆的做法,泰勒女士解释道:“我们希望能向平民百姓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图书世界,开拓人们的视野,尽量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所以馆藏中有‘阳春白雪’,但更多的是‘下里巴人’。”

    走进芝加哥读写图书馆,只见紧凑的空间摆着几张长桌,使人们想起这幢房子过去曾作为街道酒吧之用。桌上摆放着散落的各种书籍,令人眼花缭乱。页面泛黄的《人民教堂妇女俱乐部最喜爱的食谱》散发出温文尔雅的气息,和克林顿时代芝加哥大学学生编辑而成的文学小册子《内部运动》并排放着。随处都能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有的整理图书,有的向读者介绍图书,有的在办登记借阅手续。

    在参观了芝加哥读写图书馆后,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文学教授埃伦·韦迪表示:“我们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呆在自己的社区街道里,但是芝加哥读写图书馆跨越了这些界限,从传统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失为一件好事。”

    多年来,芝加哥读写图书馆的馆址几度搬迁,泰勒女士公寓、埃文代尔咖啡厅、西环美术馆、洛根广场的一家店面、莱克维尔市圣彼得圣公会教堂的剧院都留下了它的踪迹。去年冬天,暴风雪砸破了教堂剧院的百年老窗户,纷飞的大雪涌进房间,致使图书馆1/4的馆藏被埋在雪堆里。泰勒女士立即领着志愿者小心翼翼地从雪中挖掘出小册子和期刊,将其挂起来晾干。图书馆无奈从教堂剧院里搬了出来,再次变得“无家可归”。直到今年早些时候,泰勒女士才在洪堡公园发现了一幢破旧的楼房。房主杰夫·威尔逊说渴望翻修自己的楼房,一方面以确保抵押贷款再融资,另一方面还因为他支持读写图书馆。

    泰勒女士的雄心壮志不仅仅是想把芝加哥被遗忘的小人物的作品和作者自己出版的论文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还要将本地作家如何相互影响的情况以及他们发表作品的地方一一记录存档。芝加哥读写图书馆计划以数字形式重建芝加哥的文化景观,为当地文化的发展作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