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论“图书馆”物之理——图坛散章之四十一

(2010-10-19 14:44:46)
标签:

俄罗斯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

相对运动

文化

分类: 图林·漫步

  □豫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变化是道的运动,微小柔弱是道的作用形式。天下万物皆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又生于无形的物质。老子在这里给我们讲了近现代物理学:第一句是讲物质不灭能量不灭,自然万物生灭循环有序;第二句讲道的作用形式是微小柔弱的,宇宙间宏观世界的星体星系的相对运动、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和电子的相对运动,都维系于重力、引力、电磁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形式就是微小和柔弱的;天下万物都有相应的形状、形式,但物质本身又来自于“无”——只能从理论上证明但直到现在通过实验方法仍然无法证实的基本粒子,因为“基本粒子”如果用辩证法去分析,永远不“基本”,其大小和质量应趋于无穷小,接近于“无”……这些,符合牛顿力学,符合相对论,符合哲学,好像也符合宗教。
  这种“道”的往复循环运动喻示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时刻在变化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事物,而且这种运动是循环的。我们人类永远只能看见某种事物处于生长或衰亡的发展中,是因为我们作为观察者的生命太过短暂,只能看见运动的一小段过程,以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譬如图书馆,我们从以收藏甲骨、泥版、纸莎草、兽皮、缣帛等文献的古代图书馆,看到其发展为以纸张为主的图书馆,再到现代的复合图书馆,有形的图书馆从无到有,到今天已变成庞大无比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已成为各类收藏超过1亿2100万册(件)的巨无霸,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总量超过了2700万册(件),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国家图书馆的藏品数量也都是天文数字。这些图书馆在藏品数量上肯定还要增长,但这种增长绝不会随着时间轴的延伸而趋于无穷大,它们在某一个时期达到一个极大值后将会回落——我们不能认为这预示着图书馆的衰落或趋于死亡,但传统图书馆必将为新式的无形的图书馆所代替。老式图书馆将变成一种类似于博物馆的东西,以满足人们的怀旧情怀和鉴赏欲,这是图书馆的宿命。新的无形的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破茧而生,我们有幸生于这两种形态的图书馆生命交替的时代,或许会成为这伟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但我们部分可想、可知、可感的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之后的下一种新形态是什么,我们没有人能够知道。
  一个读者对文献、信息、知识的需求是弱小的甚至是盲目的,但全部读者的这种需求集合起来,却注定会汇成一股巨大得可以引领历史发展方向的力量。它不光引领图书馆(包括图书馆的种种异形变体)的发展方向,对知识的需求也会引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满足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满足,精神的满足主要就是对知识的满足。因此,要了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要了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式,我们只需要了解当今和未来人们对文献、信息、知识的需求即可。怎么样能更好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图书馆就会向哪个方向哪种形式变化发展。把握住茫茫红尘中众生微弱和纷乱的需求,也就把握住了图书馆的命运。
  我们眼中的图书馆,是物质的图书馆。建筑是图书馆的躯壳,设备和工具是图书馆的骨骼,文献是图书馆的肌肉,馆员是图书馆的血液,将所有这些凝结成一个有活力的生命体的是,图书馆的灵魂。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图书馆精神”,也可以称为“图书馆价值”。在“精神”听命于巫师的指挥棒和咒语的时候,图书馆会变成魔鬼的帮凶;在“精神”屈服于宗教时,图书馆会成为迷惑灵魂的毒剂;在“精神”被披着红色法袍的江湖教主牵系时,图书馆会误导人们走入迷途。只有在“精神”来源于世俗、服从于人性时,图书馆才会拂去披在它身上的种种迷幻,真正变成普罗大众所依靠的知识的渊薮。因此,图书馆物理形态之“有”,虽然会极富堂皇,但当其“精神”邪恶时,其物质之用反而会脱离甚至背离以血汗脂膏营建起这知识殿堂的普罗大众的欲求。当“精神”尊贵而端正后,即使外壳和形式简陋破败,这图书馆也同样会以信息知识为大众照亮前程。
  创造者拥有创造物,谁建设的图书馆,谁就是这图书馆的主人。满足主人对文献信息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的社会属性之根本。守持为“无”之态的图书馆精神,在图书馆精神的指导下建设图书馆、发展图书馆,是图书馆人的职责所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