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指导中的作用》

□劳丽达(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
各位领导、各位出版社社长和馆长们大家好!我今天要介绍的是我们少儿图书馆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我首先要讲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少年儿童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是他们自主学习、开拓视野、陶冶情趣、发展个性的社会大课堂。少儿图书馆又以个性化的服务引领少年儿童通过阅读走进广阔的知识天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解源远流长的古今中外文化。如何使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爱上阅读,走进图书馆,是图书馆从业人员所要探索的实践的一个课题。
很有幸我们图书馆在多年推广阅读当中,使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了图书馆。有一位少年读者经常在我们这儿阅读,他在网上贴吧是这样讲的,虽然当今网络信息以具有的高时速、海量的优势吸引着人们在茫茫信息中淘宝,但是书籍带有的古老的书香仍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阅读的确是个好习惯,阅读能让人冷静地思考,用心地体会。城市有喧嚣的街道、嘈杂的楼宇,更多的人重视电视与电脑,很少有人拿起书本细细品味,感受似有似无的淡淡的墨香。书籍仍然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各种各样书的出现,满足着每个人的阅读需求和精神品位。阅读丰富了阅历,给予特别的思考方式。可见我们的少年儿童对阅读的认知度都在逐步提高和加深。
当今我们的图书馆对少年儿童有了很好的阅读指导的一些方法,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想讲一些主要的。听了几位社长的发言很有感触,如何引导少年儿童进行阅读,有分级和分类,我们也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对少年儿童的阅读进行了分级的阅读指导。我主要想讲的就是在分级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在推广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三级的图书馆的网络。我们区级图书馆经常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也是根据不同的年龄设计一些不同的阅读活动(这些图片是介绍我们很多的区、县、社区的图书馆)。
在拓展服务当中,我们还有汽车图书馆,走进民工子弟学校,这些让我们的图书发放到四面八方,这样让我们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更协调。这是我们的职工走进民工子弟学校的图片,为他们进行一些阅读的指导,还走进阳光之家。这是一些弱势群体,一些智障人士的学校,我们都进行了上门的服务。特别是我们开展一些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整个社会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且有一定的规模,使图书馆的推广力度更为强大。这是我们暑期的读书月活动,从07、08年到09年,今年也要开展暑期读书月的活动,这些主题活动吸引了少年儿童走进我们的图书馆。
接下来我想主要介绍一下在分级阅读当中的一些做法,分级阅读当中,根据我们单位的一些实践经验:把少年儿童的阅读分成三个级别,一个是从年龄阶段。从学前儿童一个部门,专门为他们配置一些学前儿童可以阅读的一些书籍。小学生又是一个阶段,中学生又是一个阶段。在这些阶段过程当中,主要掌握他们阅读的特点。分析他们的阅读特点有这几个方面:
学前儿童有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语句的连贯性、准确性比较缺乏,但模仿能力特别强,对于形象、色彩、具体的直观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力。幼儿天性好动、好玩,对某一个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阅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少量的文字词汇,但是还是以形象思维进行阅读,对于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书比较感兴趣,对文字理解能力比较弱,还依赖成人的解说,处于能看、听说,却不能进入完全自主阅读的阶段。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随着词汇量的增加,能够独立进行阅读,并从形态的注意转移到文字表达,能够引发思考提问,是人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口语性的念读向思维性的默读过渡,逐步形成了有目的性的挑选和阅读读书,兴趣广泛,但不能持久,阅读理解也较为浅薄。
到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飞跃,注意力能较集中,在所喜爱的事物上对阅读的记忆逐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的目的比较明确,能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内容,引发独立的思考。由于阅读处于萌发期,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够成熟,如何掌握阅读的方法和制定阅读计划还需要成人给予指导。
初中生不一样,世界观开始萌发,自我意识逐渐成型和可塑性大,处于成长的发育期,幼稚与成熟交叉阶段。在阅读上表现为逻辑思维和独立思维的增强,在阅读的字里行间能够经常推理,对作品的鉴别和分析有独立的见解,能通过阅读来探索事物的发展。
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应该对少年儿童的阅读分类地配置我们的文献。这个在分类过程中,也是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一个是年龄3-5岁。配置书籍,我想有几个文献的特点和类型。3-5岁第一个特点就是要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的绘本,比较受欢迎。第二是善恶分明的寓言故事。第三是拟人化的动物故事,这种类型的书籍在我们图书馆借阅量也是比较高的。比如《一座小房子》《玩具狗》等等,在座的各位专家都很清楚。
6-7岁对文献的要求也有这几个特点:一是情节必须引人入胜,童话故事。二是词汇生动、丰富,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三是具有想象空间的神话故事。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
年龄8-12岁的,他们要求阅读的一些图书类型,一方面是有幽默、诙谐、有趣的丛书。二是情节惊险、有悬念的侦探小说。三是探索奥秘的科幻小说。四是讲述人生意义的传记小说等等。
年龄在13-15岁的要求是,一是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文学小说。二是文学性强,词句优美,富有浪漫情节的散文笔记。三是内容丰富、哲理性强的励志篇。四是知识面广、有探究类的科普丛书。比较受欢迎的有中国四大名著,还有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中国儿童文学等等,这些书比较受13-15岁的少年儿童读者的欢迎。
这是在图书配置上,分级阅读也需要我们图书馆人进行正确的指导,根据他们的阅读特点来进行分级。
有了这些图书的配置以后,必须根据这些年龄阶段的少儿读者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阅读的指导活动,我简单举一些例子。阅读指导的方法的创新,是推进阅读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读书氛围,能够激发少儿阅读的兴趣,寓教于乐,能够吸引少儿自由阅读。为推广阅读,少儿图书馆的从业人员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心理兴趣,采用不同的阅读指导方法,达到好的效果。家长与孩子在共同的互动中分享阅读的快乐。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应该是授人以渔,并与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相结合。还可以用名人名言来励志,以历史伟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对中学生,他们的阅读已经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进入了提高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的阶段,他们更需要互相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配合阅读组织读者与作家面对面的座谈会。刚才我们的很多老社长、出版社的专业人士都讲到了这一点的作用。还可以解读名著中的人物塑造,交流读书中的心得体会,开展各类主题征文演讲,展示他们拥有的知识才华。为促进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阵地的优势,组织各类阅读兴趣活动。读者可以按照个人的阅读兴趣,自由组合。比如说我们有很多文学鉴赏、英语沙龙、信息搜索等等,并经常将他们的活动成果给予展示,提升他们阅读的成就感,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我对多年来工作的一些体会和设计的一些案例。关于推广阅读,可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分为亲子阅读,适合年龄是学前儿童到6岁。配备的读本可以是绘本、寓言故事,推广方式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幼儿识字不多,家长可以绘声绘色地边读边讲,引导孩子看图说话,留一个悬念,让孩子在书中找答案,以诱发想象的空间。幼儿对于色彩图案比较敏感,我们可以用拼图等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效果应该是幼儿与家长的共同阅读,能够分享爱的过程,体验阅读的快乐。要从游戏中来激发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的过程看图片来讲话,从语言不连贯到表达准确,词汇不丰富到词汇较丰富,从启蒙阅读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树立想阅读、爱阅读、会阅读的信心。这是对于学龄前儿童应该达到的一个效果。
案例二是针对7-12岁的小学生,他们读物的类型可以是童话故事、侦探小说,推广的方式可以通过他们自己来选书、自己来问答,提高阅读兴趣。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是最富有好奇心的,是引导阅读的最佳期。首先让我们走进图书馆,让他们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组织他们开展读书的互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读物中最精华的部分,即书名、作者、来源。读者间可以相互交换喜欢的书,以阅读的自主性诱发阅读的愉悦感。推广的效果可以达到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通过选书、读书、交流和探索活动,开阔他们思维的空间,使他们学会阅读,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案例三,适合中学生13-15岁的,我们怎么激励他们阅读?读物的配备可以是人物传记、科普读本等适合他们看的书。推广的方式可以通过交流、展示、信息的搜索。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逐步成熟,能通过泛读与精读了解中外历史,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少儿图书馆是他们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征文演讲、名著诵读、读者论坛,读者可以在论坛上发表他们的读后感或者对作品的评论文章。为鼓励他们多读书,可以开设阅读排行榜,让他们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培养他们的信息搜集能力,还可以组织他们网上冲浪的设计。比如我们在网上搜集信息,让他们根据主题把它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点,设计一个到两个主题,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竞赛中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整理,给予展示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展示活动,让他们体验阅读获得的知识的快乐,培养健康的阅读心理品质和阅读意志。通过信息竞赛活动,可以提高信息的选择与处理能力,激励他们坚持阅读、优化阅读、终生阅读。
通过这三个方案的设计,可以帮助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我们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时让他们更好地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