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种“梧桐树” 再引“金凤凰”

(2007-12-25 22:50:43)
标签:

人物访谈

医委会

发展

文化

——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锐谈医委会发展

 

还是在火热的7月,“专业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实践探索”年会的专题访谈环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晓林有一句戏言:“看台上一个女人玩转四个男人”,这“一个女人”就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图委”)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副馆长陈锐女士。

当时的陈锐担任该环节的主持,而张晓林口中的“四个男人”则分别是中科院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孙坦、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揭玉斌、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和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刘煜。这“四个男人”都是图书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看他们在台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而作为主持人的陈锐则成竹在胸,适时地“撩拨”一下,实在是精彩,也难怪张馆长会有此一句。

 

发展起步  略具雏形

 

其实算来,陈锐开始与医委会工作亲密接触的时间并不长。医委会虽然是于1991年6月20 日经中国图书馆学会批准,每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进行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属中国图书馆学会领导下的国家二级学会。但是之前曾经先后挂靠在北京铁路医院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直到2002年才挂靠到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现编于该馆数据研究开发部。

据陈锐介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成立之后的医委会在组织机构和人员建设上发展比较缓慢,从2002年开始,医委会相继进行了两次委员换届。近几年来,医委会的组织机构和会员发展还是比较快速的,至目前为止,医委会已经形成了上有中国图书馆学会,下有各地方分委员会的相对成熟的体系。据统计,现在,医委会已经拥有24个地方分委员会,102个委员馆,286个会员馆和54位常委委员。

陈锐指出,只有机构完善、人员稳定,才谈得上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据不完全估计,目前全国的医学图书馆或资料室大约有2万家左右,稍具规模的中心医院图书馆大概在2千家左右。相对于全行业来说,医委会现在所取得的成绩也只不过是“刚刚出土的嫩芽”,医委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陈锐认为,发展会员也需要对行业有客观的认识:医院图书馆的数量虽然比较庞大,但是没必要强求全部将其纳入医委会之下,即便是仅仅将稍具规模的那2千家图书馆纳入自己旗下也是不太现实的。这与现实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分支机构和分会都比较多,地方上的医院图书馆可以参加地方图书馆学会,也可以参加中图学会下的专业图书馆分会,等等。在陈锐看来,发展会员固然重要,但也不要一味强求,对于医委会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为现有的会员做好服务工作,让他们因为成为医委会的会员而获益。

因此,近几年来,医委会所做的一项工作重点,就是大量培养会员馆的领导和馆员,从理念到具体的实操技能,都要设计对应的培训项目:通过学术会议和网站来宣传和引导会员们接触、接受和实践新的理念;通过各种培训班来教会会员们使用新的产品;通过医委会的资源牵线搭桥,促进会员们的国际学术交流。

 

图书馆之于医院的重要地位

 

“图书馆很重要”,这是近几年,在很多图书馆交流场合都可以听到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医院来说,图书馆的重要性却显得更为切实。访谈的前一个星期,为了制定医学图书馆建设标准,陈锐正好走访调研了一些地方医院图书馆,所获得的论据恰好证实了她的上述观点。

陈锐说,2006年度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结果显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医疗机构SCI收录论文排名中,以142篇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排名全国第6,解放军总医院排名全国第17。在走访这几家医院的时候发现,他们在科研上的成绩与其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的加强是密切相关的。第一名的西京大学是第四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依靠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强大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院领导对图书馆非常重视,建设图书馆的经费有着充分的保障;解放军总医院则是依托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做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综合医学图书馆中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的情况,与被核心期刊和SCI收录论文情况,以及其他各项调研数据,陈锐分析,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越强,也就说不仅数量、品种丰富,还要常换常新,这个医院的科研能力就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由此看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医院的科研在全行业的领先地位。

而对于医委会来说,就是要利用医委会的力量,带动行业内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陈锐指出,相对于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和服务特点来说,医学图书馆有其独特的要求。陈锐给医学图书馆的从业人员总结了三点基本要求:一是专业的医学知识储备;二是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和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三是熟练使用至少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医药卫生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作为其知识文献资源储备库的图书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来说,比他们多了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要求。而且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国内还是比较依赖于国际医学的发展,因此做好医学图书馆的工作,外语水平是很重要的条件。

此外,作为医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做好本职的文献信息服务,还要尽可能地深入到用户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去服务,这和图书馆界提倡的“参考咨询”和“学科馆员”是一个意思。陈锐说,目前医学图书馆虽然不实行这样的制度,但是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

但是就目前医学图书馆的情况来看,恰恰是大量缺乏这样“三合一”的高素质人才。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但是“梧桐树”的栽种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呢!既如此,陈锐说,那就是还是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少成多,有了足够的成绩,才能获得更多的优越条件,这实际上也是先埋下的“梧桐树”的种子。等到时机成熟了,引来“金凤凰”也不是难事。

 

外文资源建设的“小九九”

 

正如之前陈锐强调的那样,图书馆文献资源尤其是外文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对于医院科研成绩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就眼前的情况来说,医学图书馆的外文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

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外文文献资源价格不菲,何止不菲,简直就是昂贵啊。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为例,每年用于外文纸本期刊的采购经费是1千1百万,用于电子资源数据库的采购经费是300多万,用于外文图书的采购经费是几十万。这些经费听起来都非常令人羡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这种情况在全国医学图书馆中也算得上是特别好的了。

然而,陈锐却跟记者说,她只敢说经费,却不敢说实际采购的文献数量,因为那实在是很“寒碜”。据她介绍,1千1百万在过去可以购买1千8百多种外文纸质期刊,而现在却只能买1千零几十种。有的刊一年的价格就需要30多万。据统计,这一千多种刊平均每本一年的价格是1.2万人民币。相对来说,由于中文刊和图书价格便宜,几乎是全部收藏,有多少买多少,也只用花几十万人民币。

对于医学来说,刊的时效性非常高,学术价值高于图书,而且又要求有连续性,上级要求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服务全军,重点保障解放军总医院和医科院两家,对比这一任务,一千多种刊已经是底线了,决不能再减少。陈锐透露,以现有的文献资源服务解放军总医院和医科院两家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何况是全军?而且国外的数据库生产商收费是根据用户服务的范围和人员数量来制定标准的,同样的产品,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购买和地方医院购买的价格可能相差一倍还有多。为了节约经费,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也曾经参加过Calis的组团采购,但是数据生产商认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不属于高校范畴,不能跟随Calis“蹭饭吃”,今年再购买相同的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只能独自承担,这下子费用一下增长了三分二。据陈锐估计,怎么也得2500万的采购经费,才能对全军的文献资源服务有所保障。一下子增加1千多万的经费,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陈锐说了,总得想办法!

而令陈锐感到可惜的却是,地方医学图书馆守着医院这个“大金矿”,却不懂得利用。陈锐说,地方医院效益稍微好点的,全年总收入都有几个亿,有的效益好的医院甚至能够达到几十个亿。图书馆总说经费少,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怎样从“金矿”挖钱。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好像很世俗,但其实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陈锐说,这门学问今后要做为医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教会图书馆怎样向院领导和社会宣传、营销自己,——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图书馆确实做出了有实际意义的成绩——只有领导看到图书馆的价值,才会心甘情愿地关注和支持图书馆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陈锐现在正在力促全国医学图书馆建设标准的出台。据悉,目前,浙江省的医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已经出台,实施效果非常好。陈锐说,如果能够在标准中规定,医院全年总收益的百分之多少必须用于图书馆建设,那么医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发展就有长远的保障。因此,标准的出台必须要尽快推出。

 

 

 

(余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