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环人民广场”的线路,从年初就开始走,走了两次,每次都“半途而废”,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中间经历了疫情封控和高温酷暑,终于在前天重启,并一鼓作气走完了最后一条弧线,形成了一个闭环,可谓从隆冬走到了初秋,虽经坎坷,也算“功德圆满”。
“环人民广场”,处于上海中心城区的“黄金地带”,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南京路、西藏路、大世界、威海路、江阴路、凤阳路、北京路、贵州路、福州路、浙江路、云南路等等,随处可见历史遗存,到处可闻历史气息。
这里是红色史迹的集中地。“六大”以后中央机关旧址、中央联络点旧址、中央秘密印刷厂旧址、“一苏大”旧址、东方旅社和中山旅社事件的遗址和旧址、老闸捕房和“五卅烈士流血处”旧址、中国大饭店旧址、国歌第一次唱响的地方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这里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大光明大戏院、卡尔登大戏院、明星大戏院、金城大戏院、北京大戏院(丽都、贵州)、三星大舞台、新光大戏院、浙江大戏院、天蟾舞台、共舞台、大世界等等,密集的文化设施布局堪比“百老汇”,也成为了当今“环人民广场演艺圈”的基础。
这里是创业奋斗的热土。南京路“四大公司”、胡庆余堂雪记、祥生出租汽车公司、虎标永安堂及鸿福里沿街老店招等等,无不彰显着海纳百川、开明睿智上海城市精神的历史传承。
这里是传奇人物和故事的承载处。除了上述旧址所呈现的人物和故事外,卡尔登公寓是张爱玲在沪的最后落脚点,光远坊是著名建筑家张继光的住宅,张承裕堂是近代名中医张骧云的医堂和寓所,北京东路816号是周祥生的奋斗传奇的见证,顺天村是张幼仪奋斗史的结晶,德国军医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成为现今同济大学的发源地,等等。这些同样让人耳熟能详并口口相传。
还有,“第二跑马厅”的圆弧形遗迹,慕尔堂、中西女塾和扬子饭店的交集,“湖社”的林林总总,晚清名臣陈夔龙的隐居生活,戴望舒前妻穆丽娟的百岁人生,等等,都为这座城市抹上了独特的色彩。
都市有传承,建筑可阅读。走完了“环人民广场”,对此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城市更新固然重要,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但如果用隔断历史的方式一味地大拆大卸,让日常的市井和文化的承载丧失殆尽,这样的更新与破坏无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