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过公园去上学

(2022-09-23 19:03:43)
标签:

中山公园

打开围墙

圣约翰

公园月票

“走捷径”

分类: 历史
穿过公园去上学

    近日听闻中山公园打开围墙的消息,不禁想起43年前“穿过公园去上学”的往事。
    1979年初,我被复旦大学分校录取。分校的校址至开学前才确定在原圣约翰校园,最早只有“东风楼”(西门堂),后来思颜堂(现华政40号楼)和圣约翰礼拜堂(拆除后造了华政图书馆)也纳入,体育馆亦可使用。由于学校只能满足部分远郊学生的住宿,大部分同学只能走读。
    走读,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当年的公交车只能到达中山公园南大门。而到学校上课,要么穿越中山公园“走捷径”,但需要买门票;要么从长宁路、华阳路或凯旋路绕行,从万航渡路进入校门,但要多走很多路。权衡之下,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买公园月票,当年价格每月五角。
    其实,即便穿越中山公园“捷径”,到达“东风楼”的距离也不近。因为“东风楼”处于原圣约翰校园最北端苏州河弯道的顶部。走出中山公园进入校区,差不多还要走同样的路程才能走到教室。但为了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这一切困难都只能克服了。
    中山公园除了早锻炼时游人较多,平时十分静谧,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凯旋路上的华师大分校(现社会主义学院所在地)校园比较局促,他们开了一扇后门,让学生可到中山公园内读书温课。而我们却不必这样,因为原圣约翰校园和中山公园一样,有高大的乔木、大片的草坪,同样适合于读书。当然,这也不妨碍我们散步到中山公园,找一个僻静处或沉思或看书。
    有一次上午,小组同学到中山公园里活动,见一耄耋老人对着一株开满粉花的大树作画,神情十分专注。听人说,他是油画家颜文樑。第二年我到南京西路上的上海美术馆看颜文樑画展,找到了那幅画,名叫《樱花》。
    这次打开围墙,中山公园保留了华政对门的英式后门(见题头照)。当年这门十分沧桑且略显破败,来去匆匆很少理会。但有一身着旧衣、系着饭单的中年妇女,却一直守在门外帮人看自行车,我经常看到她吃着自带的中饭。她不像是有单位的,而且这里行人稀少,需看管的自行车更少,但为了养家糊口,她无论烈日炎炎、刮风下雨,都坚守在这里。这情形,让我至今难忘。现在保留下这个门,也保留了我对普通人的这一念想。
    由于华政复校,我们在圣约翰校园只呆了一学期。那年暑假,我们搬家了,也就结束了“穿过公园去上学”历程。从三月到六月总共买了四个月的公园月票,此后再无买月票进公园的经历了。
    多年前,上海许多公园实行免票,中山公园也在列。20路电车也开到了中山公园后门、华政对门,填补了这一带的交通空白。现在,中山公园又打开了围墙,不仅人们出入公园更加自如,而且这一带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美化。一切都是43年前所无法比拟,但是当年那四五个月的经历却早已成为心中的记忆,并时常得以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环人民广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