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第十六日,半夜通知做“抗原”,一日两次,一次必须在早上七点前上传,另一次必须在下午两点前上传。唯恐早上睡过头,凌晨睡意惺忪中在被窝里就做好了。下午那次相对比较从容。好在今天“核酸”不做了。现在宁愿做“抗原”也不愿做“核酸”,毕竟做“核酸”存在交感的风险。至于每天不是做“核酸”就是做“抗原”究竟为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不是我们所要关心的,我们也弄不清。就像住院那样,每天总要定时服药和做各种检查的。这也是一种手势。
上午,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我几乎全程看了直播,每一环节都令人时而惊心、时而舒心,最后放心。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次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长达半年之久。我们可否也把“居家”看作是在天和核心舱驻留呢?那“居家”条件肯定比天和核心舱好多了,至少有天然的空气,有明丽的阳光,有宝贵的重力,还有定时的“投喂”。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多坚持一段时间呢?
下午,有领导光顾我们老城厢,倚窗看了不少时间。这次,老城厢感染人数是不少的,源于人口密集,生活环境逼仄。好在这边也正在动迁,这次过后动迁进程必会加快。
晚上有好消息,自“足不出户”以来,今天是小区里第一次没有新增“阳性”,这样明天小区应该可以从“榜单”上被“除名”了。当然,要持续“清零”,还需要“人和”“天时”的契合。楼栋里新增的“阳性”和“密接”已被接走。老的“阳性”虽然还在,但“毒性”已大为降低,有的早已转阴。其实,惊弓之鸟的心态大可不必。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出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林林总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