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第十五日,一早又被通知做“核酸”了。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天,之前没有这样持续的密度。今天采样的是市九院的医护人员,虽然还是捅鼻,但温柔了不少,与前三天有明显差别。现在得知昨天核酸采样的是安徽来的医护人员,而从操作手势看,前三天应当都是她们。这里既有医技的高低,也可能有文化的差异。
采样是一方面,检测又是另一方面。前天,意外发现检测机构有浙江衢州和本市南汇的。今天看了新闻才知道,采样的样本是由直升飞机运达这些地方的。靠直升机运送需要一定时间,难怪这几次核酸结果出来得比较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兄弟省市对上海抗疫的医疗支援是全方位的。
今天,居委又发大礼包了。这次礼包来自崇明,除了蔬菜,还有急需的大米,尽管只有2.5公斤,但加上余粮,心更踏实了。南通产的膳食肠,过去曾视作“垃圾食品”,现在也成了好东西。晚上放锅里稍作煎烙,香脆诱人。
楼上的抗原“两条杠”最终经核酸确认为阳性,由此本栋阳性楼层达到十层,解封难度进一步增加。尽管无奈,但也只能顺其自然,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被感染。今天,在博客中看了一个叫朱爱民的博友从确诊、转运到方舱的心路历程,十分感慨。很多时候,人生变故都只是天数
,个人无从把控,只有“既来之,则安之”,才能走出人生的泥沼。
上海的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指日可待”。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听到的最鼓舞人心的话。看来曙光已现,我们应该抱有充分信心,坚持再坚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