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找某知名商旅网站订机票:
“您好,XX旅行网很高兴为您服务。”
电话里冒出来一个嗲嗲的男声,惊得我手机差点掉到地上。他说的是严格培训后的标准语言,那语调——不晓得是不是也是经严格培训出来的,跟商场里女声广播的“新世界百货商场,祝您购物愉快”一样。
最近奇了,买液晶电视、坐飞机、刷银行卡,打客服电话过去,接线的都是意料之外的男声。这意料之外颇让人不习惯,象刚才那个订票的,我猜想他是不是接受的是女性客服人员的培训?
足疗中心会给男性客户派出女性足疗师,女性客户派男性足疗师,这倒好理解和接受。但是,女性化十足的男声乍听起来,用网络语言来形容,“很容易把人雷倒喔”!
网站在我订完票后发了封确认短信,提醒我北京去杭州在T3航站楼登机,这个意外倒让我蛮受用。想想他们的客服做的也算到家了。
不料,一小时后,我正与老板开会,短信又来了,一模一样地提醒我在T3航站楼登机。我心里“哦”了一声。
晚饭时,手机又叫了一声,打开一看,还是那网站的短信,第三次一模一样地提醒我在T3航站楼登机。
我数了数,订个机票,给我发了6条短信。难道他们发短信不要钱?
好好的客服做成了这样,我只好服了他们。
晚饭后我一边删短信一边想,都说操作规范好,凝聚了制订者的智慧和心血,执行的人只要照着做就行了,几乎可以不用脑子。但是,瞧瞧吧,今天我就是不用脑子的规范执行者的受害人,我对着电话里的人说话,听到的是机械的程式化的声音,而且他们用错了版本,把女声版的用到男员工上了。大概他们的短信发送流程出了问题,善意的短信又成了垃圾短信。
所以说,操作规范的执行容不得半点差错,不然,就笑话大了,麻烦大了,收益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