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企业家与君商学院的学生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一起聆听了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公司战略:立意、选择与规划》的精彩演讲。近五个小时的讲座,一个个真实情景、中国原生态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案例,让人震撼!
与传统基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科班战略教科书不同,王明夫所讲是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中国转型经济的大变革时期,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采取的是产业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化改革。转型经济意味中国的产业处于急剧的调整和变迁中,意味着企业的盈利模式、市场利基、竞争优势和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从这个角度上讲也是那些“流星”企业的“宿命”。
中国企业的战略“迷人”之处在于结构优化重于运营效率提升
产业社会的唯一命题是效率,效率的来源可以是技术提升、管理改进、制度优化、企业文化提升等等。
因此,企业家在如何提升运营效率上下功夫;在如何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上作足文章;在研发、供应、生产和营销各环节有效衔接,追求出货尽可能的快,库存尽可能的少,成本费用尽可能的低。
效率的来源不仅在于运营,还在于结构的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中国产业的资源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以行政的方式配置的,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市场秩序混乱,价格竞争成为企业间的主要竞争手段。在这样产业结构中,提升运营效率的空间是有限。企业在现有产业结构下的竞争优势与盈利水平也难以长久,难以走向未来。中国企业真正有意义发展前景在于面向未来的产业结构中,企业对资源的占有、产业中的地位和核心能力发育。
整合是转型期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成长路径和战略选择。
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扩大规模、消灭竞争对手、建立新的产业秩序(如啤酒业);
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上下游子企业,延伸价值链,控制核心资源,构建新的盈利模式(如中国铝业);
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创建的业态和盈利模式(如携程)
……
在这种大势下,一个有志向做强、做大的企业难以远离整合,要么去整合别人,要么被别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