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原本与“草船借箭”毫无牵连

(2009-01-08 14:12:56)
标签:

赤壁

草船借箭

历史

考证

爆笑台词

文化

    诸葛亮原本与“草船借箭”毫无牵连  

      为卿画眉/文

诸葛亮原本与“草船借箭”毫无牵连

    正热播的大导演吴宇森巨制《赤壁》(下)笔者现在还没有机会欣赏,不过最近网络上已经流传了不少与影片内容相关的信息。据说“雷人”台词随处可见,而现场观众好多也反映是笑场频出,也许是吴先生意识到了自己的“大片”也避免不了“恶搞”的命运,索性自己先娱乐上一把。

    在笔者看到的“爆笑台词”中,最为留心的是,“草船借箭”一段,摘录如下:

  草船借箭之前:

  鲁肃:三天就快过去了,你一支箭都没造吧,我真替你捏把汗 

  诸葛亮:我的汗你就别管了,帮我看看乌龟流了没有?

  鲁肃:乌龟?流汗了啊。

  诸葛亮:果然不出我所料,必有大雾。

  鲁肃:什么大雾?你倒是搞得我一头雾水。

  诸葛亮: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就多彩一些。

 

   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就多彩一些。”这句明显让人感觉是广告词。影片中是什么样的场景,笔者尚不可知。不过,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一回可谓绘声绘色,堪称经典。诸葛亮运筹帷幄,与鲁肃吃酒下棋的同时曹丞相的十万枝箭已收入囊中,这可谓已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然而这与史实却又较大出入。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稼轩词《南乡子》中的赞誉之词。“天下英雄”一说指曹操煮酒论英雄,此处自不必细说。关于“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有两个略有出入的说法,其中之一即与草船借箭的史实直接相关。

    且说213年曹操率水军攻打东吴要塞濡须口,首日即遭惨败,被俘3000余众,淹死数千,曹畏惧,坚守不敢出。趁大胜之兴,孙权一时兴起亲自驾舟探察曹营。曹将士以为东吴又来挑战。曹操语于将士:此必是孙权亲自窥我水营,尔等严阵以待,不可轻举妄动,不得放冷箭。孙权在曹水营外游弋数里,而后鸣响锣鼓,欢庆而归,曹见其船上器械军容整齐,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之子只如猪狗耳!(曹攻打荆州,刘表之子刘琮迎风而降)。

    另,据《魏略》记载,孙权驾一叶扁舟探曹水军,曹下令放箭,其一侧船舷遂挂满箭矢,将倾,下令调转船头,另一侧船舷遂又满,待平衡方安然而归。这一记载为草船借箭的蓝本,在《三国演义》中却嫁接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三国演义》中对诸葛的赞誉,过其实,可谓甚也,鲁迅先生讲:人如诸葛近乎妖。在小说中,诸葛近于完人,为夸大其才智有时甚至以转嫁功劳为代价,如草船借箭;更甚者以贬低他人以抬高,如气死周瑜一说,其实周瑜是蛮有度量之人,作者为张扬诸葛而有意为之罢了。诸如此类的“演义”在《三国演义》可谓多矣!

    《三国演义》只是演义小说,而电影的大众意图和最基本价值便是娱乐,我们不能对其做历史学家考证似的的严格苛求,那样也失去小说或电影本身的性质和属性。不过《三国演义》因其文学地位和成就,而家喻户晓,然而人们却把它做历史来读,并且有此带来的意识几乎已经定格,实是小说家的幸事,史学家的苦痛!(原创作品,新浪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故事讲述,媒体合作,约稿、转载联系 QQ:8941647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