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下关江风寺记

(2012-02-23 15:10:05)
标签:

江枫

下关

江风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夜泊》

文化

游下关江风寺记

 

 

去大理的次数很多,不过,从未到过下关江风寺。坦白说,在我的记忆中,也浑不知这个地方。

今年正月元宵我赴保山讲课,有几个学生定要从昆明跟去听课,就开了一辆自驾车走。自驾车想行就行,想停就停,不太受限制,这才有机会去游了那下关的江风寺。

驾车的小张博士很熟悉大理。江风寺外有一处山泉,水质清冽,很多当地人会提着桶、开着车来汲,虽然收费,但极低廉,热闹之极。车停在这里,走进去,就到江风寺了。

小张介绍,这就是最早意义的“下关”。最早意义的“下关”之名是对应“上关”的,上、下指方位;关者,关隘也。

关隘到底是关隘。登寺而望,左右两边重岩迭嶂,互相对峙,下有一水蜿蜒流淌,乃西洱河。整个关隘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亭中大风呼啸,几欲把人吹倒,小张笑道:“老师,你现在当可体会什么是‘下关风’了吧?”我点头。由此看来,这“江风寺”就是为此而建:“风”,指下关风;江呢,不就是西洱河么?读到“江风”两字,我脑子里就跳去一首唐诗,是张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当然,“江风”并非“江枫”,只是读音一样而已,下关的“江风”,气象骏爽磅礴,阳刚味十足;而姑苏的“江枫”,意境萧索凄其,只能算阴柔罢了。

历史上的下关,是要塞。前人有诗云:“叶榆天设险,门户雄此关。襟带半湖水,屏围万迭山。风沙逼绝域,形胜控诸蛮。废垒斜阳里,犹余战血斑。”形象地予以刻划。江风寺上有几块碑,称诸葛亭曾于此擒孟获,这恐怕要考证;又道这里系元、明时期的战略通道,倒非妄说——在呼啸的下关风中发发“思古之幽情”,观古今之须臾,颇惬意。其实,即或到了今天,这下关照样还是地位重要,盖低头俯视,大(理)保(山)公路就在江风寺下,坦道上不时驰过大小车辆,走西奔东,信可证也。

边游边跟随行的学生聊开了,不知怎的,话题一下谈到滇西抗战,我道:“幸好惠通桥被炸,日寇遂阻于怒江对岸,要不然,日寇渡怒江占保山而东进,直逼大理,以下关之险,一定会是又一处血肉横飞的抗倭战场吧!”

江风寺的修缮很费了些功夫,但那天游人寥寥,仅我们师生一行,几个痴儿,比诸入门的那汲山泉处人头攒动的热闹,冷清得多。同游的唐博士叹息说:“这里实在可以规划一个景区,且好好经营,让游人穿越在人文和自然、历史与今天之间,游心太玄!”唐博士系快人快语一类人物,素有大志,我们听了大笑,道:“壮哉,唐博士之志矣。不过,唐博士,你且先在其位,再来谋其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