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尽”与“老更成”

(2009-09-18 11:06:42)
标签:

才尽

鲶鱼

文思

拟咏怀

庾信

杂谈

“才尽”与“老更成”

 

  老来,文思减退,史有“江郎才尽”的故事。或相反,老了反而文思泉涌,令昔时作品失色,譬如“庾信文章老更成”(杜甫诗)也。

   江郎,南朝文人江淹,字文通,出身寒微,后来做高官,封为醴陵侯。江淹少时有文名,《别赋》系其名作,但晚年才气顿失,世谓之“江郎才尽”。江淹缘何“才尽”?钟嵘《诗品》写道:“淹……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晋著名作家),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这自然是小说家言,不足信之的。

  庾信文章为什么能“老更成”呢?庾信也南朝人士,字子山,贵族出身,本为梁朝宫体诗人,风格轻艳。后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亡,被扣,因倾慕庾信之文采风流,西魏赐以官职。北周代魏后,对庾信更加重视。但羁留北地,庾信内心非常痛苦,每每挂念故国,称自己是“倡(娼)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拟咏怀》),遂一改以往诗风,写下了“动江关”的“暮年诗赋”(杜甫诗)。国家不幸诗家幸,悲痛成就了庾信,作个比方的话,庾信有点像后来的李后主。

  有一种鲶鱼效应说,说的是成箱的沙丁鱼,运输途中因放进一条鲶鱼后,不由紧张而激活,不然,则悉数死亡矣。写诗作文亦如此吧,它需要有新鲜的刺激。庾信由南而北,“倏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拟咏怀》),刺激太大了,这样,文章就焕然一改,竟然“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诗),令人刮目相看。江淹呢,晚年被封侯,生活平顺,世故已深,麻木了,也就拿不出什么作品来。如此看来,关键在乎生活与境遇以及个人的感悟,并不在乎年龄的老或不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