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的隐喻义

(2008-10-06 00:30:50)
标签:

杂谈

·砚边拾思·

“食”的隐喻义

 

    “食”者,饮食之“食”也。但“食”字还有一个隐喻义,指“性交”。

    《诗经》中就有这种用法,姑举两例。

    《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因为你)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情侣之间有了龃龉,先是“冷战”,男的不与女的说话,女的说,这小滑头气得我连饭也不想吃了。再是男的不与女的作爱(食),女的说,这小滑头气得我失眠了。“不言”遂“不餐”,“不食”遂“不息”,呈层递关系。或释“食”为“共餐”,未掘其底蕴,误。

    《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彼留(姓)子嗟(子嗟系人名)。彼留子嗟,將(请求)来施施(音,慢慢地,动作轻柔)。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子国也系人名)。彼留子国,将其来食。丘中有李,彼留之子(留姓子弟,指上文的留子嗟、留子国)。彼留之子,诒(贻,送)我佩玖(玉饰)。”

    这首诗显然写男女的“野合”。野合系人类早期的性行为,天当被来地作床,男欢女喜,也就交媾了。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也是其父与其母野合而生。诗中的“丘中有*”,说的是野合的环境。这怀春的女子还转战两位“留之子”——留子嗟和留子国。第一节中的“将其来施施”。是求情侣的动作轻柔些,不要那么生猛。第二节中的“将其来食”,直接表达了性要求,“食”显然是性交的隐语。第三节写的是留姓之子的回馈,云散雨收后,送她所佩的玉饰。

    食是疗饥的,然“饥”既可指品腹之饥,也可指情色之饥,后者《诗经》有其证,如“婉(温婉)兮娈(美丽)兮,季女(少女)斯饥”(《曹风·候人》),这样,“食”一词自可作饱情色之饥的“性交”的隐语。“食”的隐喻义后世还用,《汉书·外戚传》中有“对食”一词,应劭说:“宫人自为夫妇(同性恋)为‘对食’”。相似的联想,域外也存在,我读到过一则材料,说美国男生调侃女生,意然大唱:“今天,我们没有香蕉!”看来,这还真有点普世性。

    我说过,《诗经》正处于其时人类从前婚姻到婚姻的过渡期,所以,它保留有很多古性俗。了解“食”字的隐喻义,后人便可窥见古性俗的堂奥,像《丘中有麻》式的野合,从而梳理出人类性行为深化的轨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床笫之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