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与屈原

(2007-11-04 23:02:04)
标签:

人文/历史

 

·读书札记· 

                          鲁迅与屈原

 

                                        石鹏飞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个不可不谈的人物,鲁迅自然谈过屈原。

    读鲁迅谈屈原一些篇什,其对屈原的看法大致有二:

    一、鲁迅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而且后人“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开创了一个流派。鲁迅认为,《骚》之较于《诗》,有“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的特点——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所以尽管“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批评排斥屈原,可是,“其影响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二、上面是鲁迅谈屈原作品之艺术成就。对屈原作品的思想评价呢?鲁迅以为:“惟灵均(即屈原)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汨罗,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写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愤世俗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未,放言无惮,为前人之不敢言”。至此,鲁迅极其称道屈原的怀疑精神。然而,鲁迅接着写道:“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见鲁迅《摩罗诗力说》)。也就是说,屈原到底不能算一个“立意在反抗,皆归在动作”的“摩罗”(魔鬼)诗人。

    这两点,鲁迅后来加以综合概括,在晚年所写的《从帮忙到扯淡》一文中写到:“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屈原,其在文学史上还是重要的作家。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究竟有文采”。

    鲁迅对屈原有保留地肯定。但屈原对鲁迅影响却是不小的。鲁迅在北京的寓所中挂着一副自拟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就集自《离骚》。上联取《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中之一句;下联取《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中之一句。“吾令”句意谓:我命令太阳神羲和慢一点走,不要早早下山,崦嵫,相传为日落之处;“恐鹈鴂”句意谓:我担心鹈鴂鸟先叫。以至春天一会儿就过去了,鹈鴂,常以春分鸣也。鲁迅集此联乃警惜时,不然,“老冉冉其将至兮,吾恐修名之所不立”(亦《离骚》语),未能立德、立功、立言而“三不朽”。另外,在鲁迅的诗歌创作中,也常见到屈原作品的意象。如“岂惜芳馨遗远者”(《O·E君携兰回国》);“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湘灵歌》);“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无题两首》);“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偶成》);“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无题》);“可怜无女耀高丘”(《悼丁君》);“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无题》);“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报载患脑炎戏作》)……等等。当然,下面这首诗更可读到屈原精神对鲁迅精神的启迪:“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鲁迅身上那“执著如冤鬼”的现代爱国主义情结不可视作屈原精神的延续么?不过,鲁迅后来“立意在反抗,旨归在行动”,以至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却已超越了屈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