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以六月息

(2007-06-06 20:12:42)
                去以六月息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这“去以六月息”句,注者纷纭。

 或释“息”为“憩”,即“休息”意,故此句意为“鹏鸟飞了六个月才停下来”;或释“息”为“呼吸”,称“鹏鸟一飞,半年才呼吸”。按此两说,皆不得要领。

余以为此“息”当作“气”讲。“气息”词今仍连用。这样,“去以六月息”句当释为“鹏鸟飞南海,需要积累六个月的气()呵”。

是说何据,姑提两证。

一、此句顺下,即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野马”是云结聚的形状。庄子说,野马似的云朵,其实是生物用气息吹起来的尘埃。此处的“息”即作“气”讲。

二、在后文中,庄子认为:“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凭、靠)风。”鸟须赁风才能飞翔,鹏鸟旋入九万里高空 ,没有大风怎么承担大翼?故“去以六月息”的“息”,当释为“气”(),于义方妥。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对前人的注照样不能迷信,正确的态度是解读诠释文本要联系上下语境,用理性的目光去打量它,是者是之,非者非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