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睡到自然醒”,今人爱之,古人也爱之,姑举三例以证之。
一是三国时的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未出山时,吟诗道:“大梦谁先觉,平生只自知。草堂春睡足,睡起日迟迟。”这后两句就写了“睡觉睡到自然醒”。“日迟迟”者,大概日上三竿,已经能晒到屁股上了。(当然,后来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受命于危难之际”,遂“夙夜忧叹”——见《出师表》,不敢睡懒觉了)。
一是唐朝的孟浩然。 孟先生有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是闲人一个,“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中讲“眠”而“不觉晓”,醒来已是啼鸟声声,也是“睡觉睡到自然醒”。
一是宋朝的苏东坡。苏东坡夹于新旧两党之间,频繁被外放,一次迁谪杭州,有友劝他“西湖虽好莫题诗”,少开口,不惹祸。可苏东坡到底秉性难改,兴之所来写过这样两句诗:“为报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意谓,为了让我睡得饱饱的,道人们打钟都很轻,以免惊扰。据说,这诗真招来了麻烦,有人将此举报有司,说苏东坡虽迁谪杭州,日子过得还蛮舒服,有司闻报,又将苏东坡迁谪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睡眠是很重要的养生之道。俗话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是经验之谈,不错。从上述三例来看,人到春天这个季节尤其喜欢“睡觉睡到自然醒”,所谓“春困”,什么原因呢?唯祈识者告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