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6月之痛”将延续
董少鹏
我们的股市在运行进程中,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家长”,还要面对隔壁“家长”乃至路人的种种评判和要求,自身话语权不够大。
因此,外界说泡沫大、市盈率高、违规资金多,即使脱离了我国市场实际,还是有很多人颇当一回事。上证综指从6月5日探至最低3404点,到6月20日上摸4312点,似乎并不费力气,因为市场本身有强烈的上涨需求。但反过来说,由于“5.30”印花税上调,上证综指5天下跌930点,跌幅为22%,说明市场本身有较大的调整需求。而6月20日上摸4312点后,投资者表现十分谨慎,正是独舞的孩子看周围大人眼色的真实写照。任何一个没有疯癫的家长,都懂得在必要时护着孩子。所以,政府采取一些安抚措施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安抚是为了避免孩子“自暴自弃”甚至“轻生”,也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天高地厚。在这里对孩子本性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至少,抑制市场过快上涨已经是监管层的普遍共识。虽然半夜突然宣布印花税上调的措施原则上不会再有了,但持续出台抑制性举措将会保持一段时间。
股民在6月份仍将受到抑制性政策带来的痛楚,主要有:QDII开闸——鼓励内地资金到海外市场投资;大盘公司上市——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即将发行A股;取消利息税和加息;财政部酝酿发行人民币特种债用于海外投资;股指期货何时以及怎样推出。此外,对争论已久的信贷资金违规入市问题如何界定,也是影响市场心态的重要因素。
面对指斥之痛、压抑之痛、夺利之痛将陆续困扰,股市走势只有选择震荡,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尽管长线一定会走好,但当前以整理为主。
6月底7月初是敏感时间窗口,加剧震荡的可能性很大,需要特别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