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喀拉拉,谁不暗恋桃花源(6)格兰特船长的慢船
文、摄影 郭子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中国人打内心里赞同的生存之道。说到旅行中的交通工具,我们当然认为:高速就是完美。可这个高科技和高速度的时代,偏偏有人执着于低科技和低速度,格兰特的慢船就是这样漂向科钦。
船头的墙上和各个角落里装饰着澳大利亚原驻民的岩画,两个房间里也画着印度的美人鱼和不知名的时代一对情侣的壁画。“这些是一个印度画师的作品,澳大利亚的岩画是我提供的摹本,其他的留给他自己发挥。他原本是画海报的,但是现在电影院什么的都大量使用印刷品,所以他失业了。我觉得他的作品很不错,他也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
房间整整齐齐,即便和印度大多数经济型酒店想比,也算宽敞了,卫生间很干净,房间的衣柜上帖着一张小小的告示,提醒乘客尽量节省能源,节省用水,少用化学洗涤剂,请尽量不要在晚上9点到早上6点以外的时间使用电力等等……这样对环境“友好”。还有一条规定是说米船必须在傍晚5:30到第二天8:30下锚停泊。我问格兰特这是为什么,他说那段时间渔民会在河道中下网捕鱼。
这天清晨,我们上船没过多久,格兰特问我们,希望什么时候用早餐,我随口回答:“马上。”格兰特笑笑,说“马上?给我们5分钟吧,可以么?”我意识到“一切都要快”的“中国式思维”似乎和这种舒缓的旅行方式有点不搭调,于是改口说:“我的意思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很快,早餐准备好了,相当丰盛。
在Kollam和我们同住一家旅馆的法国老夫妻,他们选择了座便宜的渡船,碰巧和我们的米船在河上相遇,老先生立刻展露了热情的法国式微笑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