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朝边防纪行① 边境印象

(2010-03-22 15:29:00)
标签:

中朝

边防

边境线

军事纪实

分类: 推荐篇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国、朝鲜山水相依,地处边塞的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神秘多彩。心系边关军人,《军事纪实》记者一个月穿越1334公里中朝边境线,带您走进独特的边塞生活,真切感受戍边将士的一片赤诚。《军事纪实》3月22日20:03播出八集系列片《中朝边防纪行》第一集《边境印象》,敬请收看!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哨长当“导游”

这是一个风雪弥漫的日子,汽车行驶在中朝边境线上。隔江望去,虽然一百多米外就是朝鲜,但是我们却很难看清楚那边的景象。

朝鲜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像这一天的天气一样,2010年1月27日来到中朝边防一线采访,我们《军事纪实》栏目记者的心里始终有一种揭开神秘面纱的冲动。

中朝两国以长白山发源的两条江为界,北以图们江流至日本海入海口为界河,南以鸭绿江流至黄海入海口为界河,整个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

2010年1月底,我们的采访从图们江入海口附近的防川开始。

从珲春市到防川全部是沿图们江流向修建的国防公路,行程大约一个小时。图们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平时,除了一些边民和两国边防部队之外,很少有人打扰这里的宁静。

汽车刚刚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我们记者就有了新奇的发现。

这是中朝边境上典型的景色——朝鲜的村庄,三面环山,村民家里搭建的几乎都是宫殿式屋顶,四周高高翘起的垂脊檐头,充分展示了古典建筑的魅力,而屋顶下方的墙壁是统一的白色。朝鲜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白色也是朝鲜人民最喜欢的颜色。白色墙壁搭配黑色屋顶,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宁静安详,仿佛一幅水墨淡彩的画卷。

我们拍摄朝鲜村庄的景色,如果此时,有朝鲜村民进入画面就生动了,看到我们还想再多待一会儿,随行的边防团宣传干事却提醒我们很难看到有朝鲜村民出入。

中朝两国虽然只是一江之隔,却分处两个不同的时区,中国是东8区,朝鲜是东9区,也就是说我们从珲春到防川的路上北京时间是早上8点30分,而平壤时间已经是9点30分了。按照朝鲜人民的作息习惯,这会儿是外出工作的时间,不到太阳下山,他们是不会回来的。

前面就是防川了,防川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它是一个只有32户人家居住的朝鲜族小村庄,和村庄的面貌相比,吉林省军区边防某团的防川哨所就显得比较现代。

防川哨所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地带,这是哨所旁边的观景平台,站在这里可以观赏到难得一见的风光,因此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由于防川哨所的官兵对周围的地形地貌比较熟悉,因此在游客相对集中的时候,哨所官兵义务当起了解说员,让我们没有想到,这一天给游客们介绍情况的是防川哨所的哨长张爱臣。

虽然说张爱臣是防川哨所的哨长,但他却是这个哨所里的一名“新兵”,他是2009年11月到位的,在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总是找机会多了解一些情况,因此他当“导游”的次数比其他官兵要多,并且我们摄制组的采访工作也将由他组织协调。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漂亮的防川哨所

我们来到防川哨所营区,在领略一眼望三国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位于营区中心的这座边防哨所,它和我们想象中的哨所形象截然不同。

防川哨所是建在一个山坡上的连体式建筑结构群,一条十几米的玻璃走廊将二十多米高的哨塔和三层楼高的营房连接在了一起。

由于防川风景区内的一眼望三国观景平台位于哨所营区,为了配合整体规划,经过改建翻修后,防川哨所也因此成为了中朝边境线上最漂亮的哨所之一。

地处三国交界地带的防川哨所,也许只是游客们眼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对于哨所官兵来说,每天在面对不同游客的同时,还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那就是守卫好比哨所更加美丽的家园。

然而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也给防川哨所的官兵带来了边境执勤上的困难。

防川哨所的军事管理区是游客们不能进去的地方,经过上级有关单位的批准,作为军事记者,我们按照严格的保密规定进入了这里。

哨所是建在一个山坡上的连体式建筑结构群,营房是这座三层小楼,通过十几米长的玻璃走廊,官兵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到20米高的哨塔上执勤。

从哨塔上向四周观看,朝俄贸易大桥无疑是最先映入眼帘的景观。这座长650米,宽20米的铁路桥是朝鲜和俄罗斯惟一的陆路通道,大桥北面三个高桥墩高栏杆的部分属于俄罗斯,南面5个矮栏杆和矮桥墩部分属于朝鲜。

距离朝俄贸易大桥不远处,朝鲜境内建筑物比较多的地方就是豆满江市火车站,那里主要负责货物的中转。

和有着辽阔疆域的中国不同,朝鲜的接壤国家只有俄罗斯和中国,因此他们在边境线上设防很有特色,那么在图们江上,从比较近的距离观察,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在哨长张爱臣的带领下,我们将探访的边境线起点就是这块423号界碑,然后沿图们江一直走,到4.4公里外的旅游码头,这也是平时官兵的巡逻路线。

走出水湾,豁然开阔的江面让我们不由得感叹,眼前就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图们江,它从长白山发源后,绵延500多公里,汇集数百条支流,最终汇入日本海。

这段图们江的主航道宽度只有一百多米,而一百多米之外就是朝鲜的豆满江市。虽然在视野可及的范围内,除了绵延的大山,我们并找不出什么新鲜的景物,但毕竟这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看到朝鲜,摄制组的每个人都很兴奋。

冬季的图们江虽然没有其他季节的瑰丽景色,但却增添了一份平静。作为中朝两国的界河,我们在冰封江面上,极力搜寻着任何关于中朝边境线的标识,然而一无所获。

图们江并不像其他界河那样以中心线划界,而是特别规定江面属于两国共同所有,两岸边民都可以在江面上从事渔业和运输,只是不可以登上对方国家的江岸。

空旷的图们江上,除了我们这几个人,放眼望去,整个江面上再没有一个人影,难道官兵在这里的巡逻很难发现什么问题吗?

在哨长张爱臣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一具渔网。

哨长张爱臣说的情况让我们吃了一惊,两岸的边民随时都可以在图们江上进行打鱼作业,如果是在其他季节,还有江水的阻断想要上岸并不容易,可在寒冷的冬天,江面上早已结下了厚厚的一层冰,一百多米的距离一两分钟就能步行通过,这让我们不得不担心越境事件的发生。

在图们江岸边,防川哨所又有着怎样有管控的手段和措施呢?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巡逻路上的爆炸声

张爱臣介绍说:“越境这块主要靠咱们的哨所这些监控设备,摄像头是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岸上有咱们边防的铁丝网,这个铁丝网一般人翻越的时候很难翻越的,咱们那个铁丝网上面还有振动光缆,报警,如果有人去对铁丝网产生撞击,会产生报警的提示,第一时间可以确定到某一个位置,具体到某一个点位,摄像头就会对准这个位置,我们就可以看到具体的情况;第三道屏障就是我们会不定时的有定点的巡逻,也有加强重点区域的巡逻。”

沿着官兵们的巡逻路线我们继续前行,一个多小时在江面行走,我们居然没有碰到什么人。在巡逻路线的终点旅游码头,我们准备折返,就在这时,从朝鲜方向传来的巨大爆炸响声突然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气氛。

在边境线上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有些紧张,这里会不会突发了了什么事情呢?如果这个声音是炮声,防川哨所的官兵该怎么办呢?

张爱臣说:“有点像炮声,经过仔细辨认之后不是炮声,是炸山取石爆破的声音。这个声音到底是炮声还是其他的声音?这个如果情报判断失误的话,你要往上报情况的话就会失误,如果这个声音报成炮声的话,肯定是团级以上的单位才会有炮,才会打靶,那样的话说明它的驻军变了,或者这块儿有靶场有军事行动。”

可边防工作无小事,哨长张爱臣虽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但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而是迅速地返回了哨所。

对于防川哨所的官兵来说,这是边境线上最普通的一天,可我们记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仅感受到了新奇,甚至还体会到了紧张。

根据计划,图们江入海口附近的防川哨所是我们的第一站,随后我们将逆图们江而上,到达长白山,然后再顺鸭绿江南下,途径云峰大坝、老虎哨大坝、浑江口,最后抵达对朝贸易口岸丹东市。

离开防川哨所后,我们摄制组奔向500多公里外的天池哨所,据说那里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30度,大风超过10级,那么天池哨所的官兵又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呢?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八集系列片《中朝边防纪行》第二集《天池哨所》

中朝边防纪行① <wbr>边境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