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边防武警暴风雪中找回牧民和羊群
(2010-01-29 14:23:54)
标签:
新疆雪灾羊群阿勒泰武警军事纪实 |
分类: 事件篇 |
新疆阿勒泰地区遭遇寒流入侵,两名牧民和他们的羊群消失在狂风暴雪之中,经过武警边防官兵不懈努力,两名牧民被成功找到,然而他们的羊群却不见一丝踪迹,茫茫雪原,羊群到底身在何处?武警边防官兵又将如何寻找?《军事纪实》本期2月1日20:03播出《迷失的羊群》,敬请收看!
两个牧民和800只的羊失踪
这是《军事纪实》记者此次赴新疆灾区采访过程中,阿勒泰边防支队提供给我们记者的一段珍贵的录像资料。它拍摄于风力高达8级、气温近零下40摄氏度的夜晚,跟随拍摄的武警宣传干事告诉我们,这段画面拍摄结束的时候,他本想去关机,但他执机的手已经失去知觉并和摄像机粘在了一起。当他用另一只手去关机的时候才发现,按钮竟然也被冻住了。在这么恶劣的天气环境中,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些武警边防官兵们又到底在执行什么任务呢?故事发生在2009年12月23日凌晨。
12月下旬,新疆阿勒泰地区遭遇强寒流入侵,12月22日下午,大风骤然而起,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暴风夹杂着雪粒向阿勒泰地区北部的哈头山突袭而来。本该天黑前就赶着羊群回到家中的牧民肯杰汗和乌拉力直到深夜都不见踪影。两个牧民和他们足有八百多只的羊群消失在茫茫雪海之中……
13日凌晨,托普铁热克边防派出所王营军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乡长打来的,他说冬窝子有两名牧民放羊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同时还有他们的800多只羊。请求派出所救援。电话里乡长所说的“冬窝子”位于距离吉木乃县城30多公里处的哈头山冬窝子牧区。那里地形复杂、树木较少,因此寒流席卷过后,“闹海风”刮得十分凶猛,所谓“闹海风”是指一种刮起来像疯狗叫声一样的大风,当地人形象地比喻:闹海风一刮,天昏地又暗,雄鹰不展翅,牧人不扬鞭,人遇难生还,车遇卧路边。如果在那里遭遇暴风雪及闹海风,将会非常危险。派出所官兵和乡长以及当地群众立刻组成救援队,连夜奔赴救援。然而,夜晚通往牧区的道路没有路灯,刚刚走出五公里的路程,呼啸且夹杂着雪粒的狂风就开始干扰官兵们的视线了。因此,奔赴救援的车辆只能靠打近光灯在风雪中一点一点儿的摸索前行。
地点在山区,路途崎岖且积雪极厚,汽车行驶到距离事发地还有20多公里的地方时就不能前行了,大家只能跳下车,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顶着8级“闹海风”,艰难的徒步前进。
刺骨的寒风如同刀割一般刮在救援人员的脸上,直往人们的脖颈里钻,大家在风雪中一步一步的挪动着,每个人都尽可能的将头部埋在衣服里面。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救援队终于赶到了失踪牧民放羊的地点——哈头山冬窝子牧区。
余下的700只羊在哪里
此时的冬窝子牧区漆黑一片,脚下除了是被风刮得没有任何印记的雪地之外,找不到任何踪迹。两名牧民和800多只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
当地人都知道,羊群有一个特性,只要有风,羊就会顺着风一直走。于是,为了安全起见,救援队排列成纵队,顺着大风吹的方向寻去。然而,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踪影。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继续下去吗?
对当地气候和地貌非常熟悉的副所长加力哈斯决定改变搜索队形,所有人员并排拉开,并且分成三个组进行寻找。
茫茫雪海,除了狂风咆哮和官兵们呼唤的声音,其余什么都没有。在寒冷的夜晚,这不禁让所有人救援人员的心都感到越来越冷。尽管希望变得十分渺茫,但官兵们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大声地呼喊着两名失踪牧民的名字。就在所有人感到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在座山的大谷子里传来很小的声音:“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当官兵们跑过去的时候,看到。躲在石头中间的两个人瑟瑟发抖,头上、身上全是雪。
对于此次救援来说,在这么极端的天气之下能把两名牧民找到无疑是最大的成功,然而,官兵们在兴奋之余却发现,周围一只羊的踪影都没有。
人找到了,可羊却没有任何下落,是继续寻找还是等到天亮以后呢?副所长加力哈斯开始犹豫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哈萨克族人,他深知人长时间待在这种天气中的可怕后果,他说:“我负责带过去带几名干部,最小的20多岁。有些干部没有见过这样的天气,有些见过有些没见过,好多人说有些地方坑坑洼洼雪埋掉了,别冻死,最起码耳朵鼻子冻坏了,我怎么交代。他们家是一个儿子,也是他们家的一个宝贝。”
但同时,加力哈斯也是牧民的儿子,他知道羊群对牧民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如果羊群丢失,就意味着这些牧民变得一无所有。就在他内心极度挣扎的时候,官兵们又从牧民肯杰汗那里了解到了一个新的情况:800多只羊除了100多一点是他们自己家的,100多只是乌拉力家的,剩下的是帮别人家带放的。
在牧区,牧民放养的牲畜就是他们的全部财产。一旦丢失的羊群不能找回,好几家牧民的生活都将遭受重创。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寻找,羊群生还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一分。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副所长加力哈斯毅然决定继续寻找羊群。
黑夜中,武警边防官兵们在茫茫雪海中寻找着羊群的踪迹。然而,他们找遍周围的角角落落,就是看不到羊群的影子。早晨6点钟了,羊群依然没有一点儿踪迹。就在大家举步维艰,每迈一步都十分费力的时候,加力哈斯突然感觉脚下被“闹海风”刮得像瓦片一样瓷实的雪地好像瞬间变软了。
加力哈斯回忆当时的情形:“我觉得地下比较软的很那个感觉,一看是一个羊头露出来了,一摸是一只羊。”他赶快拿对讲机跟其他人招呼发现羊群了,其他组的人赶快过来了。终于看到羊了!匆忙间,救援人员也管不了许多,大家开始争分夺秒地挖羊。
刚开始戴着棉手套挖雪,不方便,于是大家干脆把棉手套脱下来挖。风一刮,不到一分钟手就冻得伸不直了。可是挖了半天,大家发现,挖出来的羊,活的加上死的一共才十几只。剩下的羊又在哪呢?就在这时,加力哈斯注意到了附近圈牧场的铁丝网。加力哈斯说:“那个铁丝网是1.5米高的铁丝网,一看剩下最后的20公分的高度。”这时,副所长加力哈斯似乎胸有成竹了,他又在刚刚挖出羊的地方踩了踩。
乡长波拉提别克·扎肯回忆说:“我们把第一层挖出来以后就觉得没有了走了,我们所长觉得脚下软软的,又挖出来一只羊,以后我们用手把其他的羊挖出来。”王营军说:“挖底下的羊,一看大部分还活着呢,然后就赶快,因为羊还要呼吸,嘴巴上已经呼出来哈气加上雪一块冻上了,羊嘴巴、羊眼睛已经冻上了,赶快把嘴巴、眼睛上的冰扒掉以后再给它搓一搓、暖一暖。”
这个发现让所有搜救人员都兴奋不已,官兵们奋力的挖着,然而,把周围挖了个遍后,清点之后却只有68只羊。那么剩下的700多只羊都跑到哪里去了呢?而眼前找到的这68只羊又为什么会被埋在雪里呢?发现的羊群又为什么会是两层呢?
武警官兵赶着羊群回来了
后来,经验丰富的加力哈斯副所长告诉我们:羊群有一个特点,在风大的时候会随着风的方向不停地走,如果碰到障碍物,它们也不知道改变方向,只会全部堵在有障碍物的地方。
而根据周围圈牧场的铁丝网,加力哈斯副所长分析,羊群走到铁丝网前时被挡住,而“闹海风”夹杂着雪粒从后面吹来,于是被死死地挤在围栏处的羊群很快就被雪埋没了。而此时,靠后的羊群又被风逼着,踏着下面被雪埋平的羊群走到铁丝网前,然后继续被阻挡和掩埋,而这时,铁丝网围栏仅剩下20公分,于是后面被挤上来的第三层羊群就被迫翻越了过去。
看来,剩下的700多只羊已经翻越过铁丝网了,那么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天开始亮起来,能见度提高了,风力也减弱了,考虑到大家体力严重透支,个别人又不同程度地冻伤了,加力哈斯决定让大家上山,从高处向山下搜寻。果然,很快他们就在山沟里面发现了一群羊。
但是,同晚上一样,所有被发现的羊大部分也都被埋在雪地里。大家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仔细观察地表,有羊的地方地上会有一个个小黄洞。也就是羊为了呼吸,鼻孔朝上呼出的雪洞。
两百只,三百只……官兵们不敢耽误一分一秒的时间,他们知道,早一分钟把羊挖出来就能避免更多的羊被冻死。有的羊已被冻得奄奄一息,羊的眼睛已经冻得粘在了一起,无法睁开看路,官兵们就细心的抱着羊,用双手一只一只地去温暖。
就在大家庆幸大部分绵羊被找回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好心的邻居达吾力,在“闹海风”来临的时候,帮肯杰汗收留了其中的150多只羊。这个消息让搜寻了一天一夜的官兵们振奋起来。
经过救援人员20多个小时的大营救,截止到12月23日下午20时左右,除因天气寒冷有25只绵羊被冻死外,两名牧民及834只绵羊被安全找回。
夕阳下,武警边防官兵们赶着羊群回来了。
然而仅仅时隔几天,当我们《军事纪实》记者试图赶到救援现场采访的时候,连续不断的风雪已经封堵住了进山的道路,因此我们没能采访到这两位牧民,这也成为了本片的一个遗憾。但让人欣慰的是,恶劣的天气已经不会再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些把他们从风雪中解救出来的武警边防官兵们告诉我们,他们现在一切都好。
加力哈斯说:“后面我们过去一趟,目的是慰问他们。问一下他们的情况怎样?他们说羊也好。羊过来以后他们自己喂,给饲料以后恢复过来了,羊拉过来以后没有死过羊呢。”
这是两名牧民被救之后两天,武警边防官兵去慰问他们。官兵们说,那天乌拉力正巧出去放羊了,他们看到了充满感激的乌拉力妻子和平安回到家中的牧民肯杰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