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武警寻找失踪牧民
(2010-02-02 14:21:09)
标签:
新疆暴雪牧民武警军事纪实 |
分类: 事件篇 |
2009年12月22日,新疆塔城地区海航山牧区突遇暴风雪,通讯中断、道路被掩埋。从牧区独自回家的牧民赛尔江迷失在风雪之中。武警边防官兵急速赶赴救援,然而路途却障碍重重。面对寒冷和雪地中未知的危险,他们将如何争分夺秒展开救援?《军事纪实》2月2日20:03播出《寻找赛尔江》,敬请收看!
官兵暴风雪中寻找失踪牧民
2009年岁末,一场来势凶猛的暴风雪席卷了新疆大部分地区,仅仅几天时间,积雪深度就高达1.5米。12月22日,受灾最为严重的塔城地区再次被暴风雪袭击,喀拉也木勒乡部分通信线路中断、通往牧区的道路也被大雪封堵。顿时间,这里成为了一座冰雪孤城。
2009年12月23日凌晨1点20分,武警塔城喀拉也木勒乡边防派出所接到了哈萨克族牧民赛尔江母亲的求助电话:她的儿子赛尔江白天从冬牧场下山回家,本该天黑前就到家的他却失去联系并至今未归。官兵们得知后立刻连夜寻找。
按照电话中赛尔江母亲的描述,赛尔江一早就去了海航山南坡的冬牧场,而冬牧场的人电话中却说天黑前赛尔江就已经返回了。于是,搜寻范围立刻被锁定在海航山冬牧场到喀拉也木勒乡之间的道路上。官兵们向着牧区开进!
此时的海航山已经被风雪笼罩,平时就很少有人的山路现在更是悄无声息。人一旦被暴风雪困在路上,多半是凶多吉少。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赛尔江到底在哪里呢?
为了节约搜寻时间,经验丰富的叶尔波力所长在车上立刻调集两名护边员来为救援官兵们探路,同时通知冬牧场附近的护边员从对面出发,沿路在附近人家寻找赛尔江。
武警边防官兵争分夺秒地前行,然而,汽车刚行驶了半个小时就被河流挡住了去路。在热心牧民的帮助下,官兵们坐上了当地牧民冬天用的马爬犁。
官兵们一路观察搜寻,直到牧民把官兵们送到海航山的山脚下,大家都没有发现赛尔江的踪迹。凌晨3点多了,呼啸的风雪越来越大。然而接下来就是进山的路,马爬犁也无法行进了。官兵们只能徒步继续前行。
站在雪地中,所有人感受最强烈的除了刺骨的寒冷还有天地清一色的白,纯净的叫人感到恐惧。
面对这样的情况,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叶尔波力所长命令大家纵路行进。由于副所长孟树彬在这里的时间比较长,对路况、地形相对熟悉,因此他走在了最前面。然而还没走上山,孟树彬就突然坠入了雪中!
看似平平的雪地怎么会有如此深的深沟呢?而雪地下面又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这里正处于山谷地带,大雪下过之后,狂风早已把山上的积雪吹下来填在低洼处,而由于雪大,没多久这里凹凸不平的沟壑就全被积雪填满,看起来像平地一样。这也正是叶尔波力所长让大家纵路行进的原因。
然而,从乡里走到山脚下仅仅才是全程的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有十多公里的路要徒步前行,前方还会出现什么意外谁也不知道。而此时牧民赛尔江是否也在茫茫雪海之中呢?意外和危险是否会向他袭来呢?
为了节省精力及安全起见,对地形相对熟悉的干部轮流走在最前面。
就在这时,从冬牧场出发寻找赛尔江的护边员传来消息,冬牧场附近仅有的几家牧民都没有见到赛尔江。于是,可能性只剩下了一种——赛尔江迷失在了暴风雪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官兵们更加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石头被风吹得在地上滚
茫茫雪原上,为了争取营救时间,无论前方的路多么艰险,武警官兵们依然奋力前行。他们一次次陷入雪中,又一次次艰难地爬起来继续前行。
漫长而艰难的路途让官兵们的体力消耗巨大,几个小时之后,一直没有停歇的官兵们开始感觉越来越冷。他们身上厚实的军大衣似乎也开始不保暖了。
此时已是深夜,在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中,焦急如焚的老母亲一直等着赛尔江的归来。
凌晨6点,武警官兵们艰难地穿越过了山谷,但是牧民赛尔江依然没有踪影。怎么办?接下来的路相对变得平坦了,搜寻范围也变宽了。于是叶儿波力所长决定改变搜寻方案,由纵路搜索改为拉网式搜索。
尽管拉网式搜索让搜寻到目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是对官兵们来说,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成为了排头,危险性也同样加大了。但为了尽快找到赛尔江,大家一刻都不敢停歇。实在累得不行了,官兵们就干脆趴在雪上向前挪动。
官兵们艰难地寻找着,可是眼前除了白茫茫一片什么都没有,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这样的寻找越发让人感到疲惫和绝望。然而,尽管这样,官兵们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就在大家倍感极度疲惫之时,一名官兵的发现让所有搜救人员都兴奋起来。武警喀拉也木勒边防派出所所长叶尔波力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走着走着一个黑黑的东西,我们感觉是不是他在雪上面爬着呢。”
真的是赛尔江吗?官兵们急忙奔过去。然而,还没走到跟前,所有人就都回复了平静。原来,那是一块石头,被风雪吹着在地上滚。
惊喜一次次变成了失望,这让所有人都开始怀疑,难道赛尔江真的被埋在雪海之中了吗?
经历了一夜的搜寻,大家已是疲惫不堪,而牧民赛尔江如果真被暴风雪困在途中,经过一夜的严寒,也已是凶多吉少。但是,官兵们没有放弃,所有人都坚信,早一分钟找到赛尔江,他就会多一分生还的可能性。
早晨9点多,奇迹终于出现了。
官兵找到赛尔江
牧民赛尔江找到了!疲惫的官兵们突然间都振奋起来。武警喀拉也木勒边防派出所警官李盛春说:“听见喊人在这里,有一匹马在那边,暴风雪里边,发现有一个人在里面特别兴奋。”
官兵们把赛尔江扶起来,所幸的是,赛尔江还活着!
在为赛尔江感到庆幸的同时,我们记者也十分得吃惊:赛尔江在雪地中被困十几个小时,为什么还能生还呢?
武警干事告诉我们,原来,赛尔江一直躲在了自己挖开的雪坑里,而由于官兵们赶到时,护边员已经把赛尔江从雪坑里扶出来,所以画面中我们没能看到救了他一命的雪坑。
那么,官兵们说的雪坑真的可以保暖吗?赛尔江又靠什么在雪坑里存活下来了呢?
事后,赛尔江告诉我们,暴风雪袭来时,他正骑马走在回家的路上,然而大雪掩埋了山里的路,迷失方向的赛尔江按照老人曾说过的办法,在地下挖了一个坑蹲了进去。
叶尔波力所长介绍说:“一个雪堆跑过去一看,扒开一看赛尔江在里面。大概一平方米他把自己埋好,撑着个马鞍子,垫了马鞍子和马背中间有一平方多一点点皮子,他把皮子垫在头下,马鞍子枕着躺着。”聪明的赛尔江在关键的时刻,就是用这个简单的办法争取了武警官兵们营救他的时间,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经过武警边防官兵近8个小时的寻找,牧民赛尔江终于被成功找到。午饭前,他被武警官兵们平安送回到家中。焦急的老母亲依萨汗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暴风雪中,这些身着橄榄绿的平安使者踏上了归途,茫茫雪线下,是他们刚毅的身躯。